网易首页 > 网易广东 > 正文

提醒!容易引起中毒!近期尤其要警惕

0
分享至

@珠海人 很常见!这些的易误食的毒植物、容易产生毒素的食品,一定要学会辨别和妥善保存!

据广东省卫生健康委通报,今年2月,全省报告1起较大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梅州市五华县报告的一起误食混有钩吻树根的泡酒导致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发病3例,死亡1例。

3月16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醒,河粉、肠粉、粿条、米线,以及泡发的银耳、木耳等食品,在高温潮湿天气下,容易产生米酵菌酸毒素,中毒的风险增大。如何避免吃到以上毒植物或者变质食品呢?快随小布一起来看看!

钩吻毒性之烈不容小觑

导致1死3发病的钩吻是什么?钩吻,人称断肠草,又名大茶药,全株有剧毒,主要的毒性物质是钩吻生物碱,误食者轻则呼吸困难,重则致命,5-8片叶子就能放倒一个成年人,毒性之烈不容小觑。

华南地区主要有毒植物有150余种,很多人喜欢到野外采挖中药材服用,误采误服事件时有发生。

钩吻中毒的临床表现以神经症状为主,主要包括呼吸麻痹、眩晕、言语含糊、肌肉弛缓无力、复视、视力减退、咽喉灼痛、吞咽困难、腹泻腹痛、口吐白沫、恶心呕吐等。

钩吻常见于村旁、路边、山坡草丛或灌木丛中,呈藤状爬行生长,且埋于泥土的根系发达,常与周边其他植物系缠绕共生,其花、根茎的形状与一些常用药材如“五指毛桃”“金银花”“金锁匙”等十分相似。

对素来有采用中药材泡酒或煲汤饮用习惯的广东群众来说,可能因误挖钩吻根系或混入钩吻根系的树根,用于浸泡药酒或煲汤饮用而引起中毒,类似中毒案例时有发生。

如何辨别钩吻?

观其花和叶:

钩吻的花蕾和花都是黄色,叶片两面手感光滑,像有一层蜡。

而金银花的花蕾一开始是白色、盛开后变成黄色,叶面毛茸茸的、没有光泽。

察其茎:

幼年钩吻的茎表面比较光滑,老茎外层是海绵一样的软木栓皮。

很多人会把它跟黑老虎混淆,其实黑老虎的茎摸起来可粗糙了,且质地坚实,有横向裂痕,一定要瞧仔细哦!

辨其根:

钩吻的根表面是棕黄色,有明显的纵纹,弯曲处会露出木心,并可块片状剥离;而五指毛桃的根表面一般是红棕色栓皮,纤维性强,能成片撕下。

米酵菌酸毒素中毒风险增大

近日,广东气温多变,天气逐步回暖。河粉、肠粉、粿条、米线等湿米粉以及泡发的银耳、木耳等食品在高温潮湿天气下容易产生米酵菌酸毒素,受其污染的食品如未妥善储存或超过保质期食用,引发米酵菌酸毒素中毒的风险会增大。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选购湿米粉等食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认真阅读产品标签,留意产品感官性状和保质期。湿米粉应低温储存,且要在其保质期内食用完。

在食用前,应重点检查湿米粉的保质期。由于湿米粉生产工艺已经发生了变化,超过保质期的湿米粉感官性状仍然正常,且不会有发酸发臭等变质性状,会给人造成可以继续销售或食用的错觉,然而这类湿米粉却可能已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进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食用后引发中毒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同时,椰毒假单胞菌也可能在泡发木耳、银耳等食材上繁殖,进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因此,食用木耳、银耳等菌类前应检查其感官性状,发现受潮变质的不应食用;泡发后应及时加工食用;不要采食鲜银耳或鲜木耳,特别是已变质的鲜银耳或鲜木耳。

湿米粉、银耳、木耳等食品一旦储存不当受到污染产生了米酵菌酸毒素,加热烹制也无法消除,食用后仍可引起中毒。

出现可疑症状后,应立即就诊。

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中毒发病急,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至12小时,少数为1天至2天。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重者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一般无发热。

此外,广东多种常见野蘑菇有剧毒,一定仔细辨认,小心误采!

野蘑菇千万别采摘食用

广东常见剧毒蘑菇种类有白毒伞(致命鹅膏)、灰花纹鹅膏、黄盖鹅膏白色变种、粘盖包脚菇、簇生沿丝伞(簇生黄韧伞)。其中,导致中毒人数最多的两种蘑菇分别是白毒伞(致命鹅膏)和铅绿褶菇。

白毒伞

白毒伞

灰花纹鹅膏

灰花纹鹅膏

白毒伞常在黧蒴树树荫下群生或散生,分布在广州、清远、肇庆等地,大量生长于春季温暖多雨的3~4月,5~7月也少量出现。

一些野生的毒蘑菇与食用菇类外形相似,鉴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

在野外,无毒的蘑菇往往与有毒的蘑菇混生,无毒蘑菇很容易受到毒蘑菇菌丝的沾染。

万一出现食物中毒怎么办?

目前,对毒蘑菇、断肠草等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一旦误食野生蘑菇、野生钩吻等野生植物后出现疑似中毒症状,应尽早采用催吐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

催吐后应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并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就诊时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或野生植物样品,以备进一步明确诊断。

同时,要警惕中毒“假愈期”。部分病人经治疗后,急性胃肠炎症状逐步缓解甚至消失,给人以病愈的感觉,其实此时毒素正在通过血液进入肝脏等内脏器官,侵害了实质脏器,会在1~2天后病情迅速恶化,累及肝、肾、心、脑等脏器,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

所以,在中毒初期症状缓解时,仍应留在医院积极接受治疗,观察一段时间,确保病情稳定好转再出院。

遵守食品安全要点:生熟食物分开处理和存放;食物要煮熟煮透方可食用;尽可能当餐烹调当餐食用,不要食用过了保质期的食品或久置变质食品。

不随意采食野生蘑菇:千万不随意或“凭经验”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

转发提醒身边人!

来源:广州日报、广东卫生在线、央视新闻、广东发布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C919没飞前:怕!让领导先飞 → 首飞成功:凭啥领导先飞?耍特权!

C919没飞前:怕!让领导先飞 → 首飞成功:凭啥领导先飞?耍特权!

可达鸭资讯
2023-05-29 10:58:26
突发!28日晚间,中央8名“大老虎”落马,包括两名女干部!

突发!28日晚间,中央8名“大老虎”落马,包括两名女干部!

听史实说
2023-05-29 09:01:16
夏收在即,上百台收割机不让下高速?河南南阳回应!安徽一地的做法被点赞

夏收在即,上百台收割机不让下高速?河南南阳回应!安徽一地的做法被点赞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5-29 10:33:33
通知!下周放假三天

通知!下周放假三天

掌上春城
2023-05-28 21:12:07
2013年妻子设下桃色陷阱,丈夫缠绵过程被录像,40个小时后丈夫死亡

2013年妻子设下桃色陷阱,丈夫缠绵过程被录像,40个小时后丈夫死亡

汉史趣闻
2023-05-29 07:18:45
河北派出所爆炸致11民警伤亡,网友的嘲讽将使200万民警心凉透!

河北派出所爆炸致11民警伤亡,网友的嘲讽将使200万民警心凉透!

一只破笔半支烟
2023-05-29 09:09:34
到底信谁?哈尔滨奥迪车又出“猫腻”:登记车主姓谭不姓高,与副市长同姓

到底信谁?哈尔滨奥迪车又出“猫腻”:登记车主姓谭不姓高,与副市长同姓

不掉线电波
2023-05-29 15:54:26
向梦想冲锋!57岁景海鹏每天坚持600个俯卧撑、上千次跳绳

向梦想冲锋!57岁景海鹏每天坚持600个俯卧撑、上千次跳绳

环球网资讯
2023-05-29 11:22:24
浙江突发重大恶性案件!千万富豪弟弟不肯借钱!72岁哥哥杀害三人

浙江突发重大恶性案件!千万富豪弟弟不肯借钱!72岁哥哥杀害三人

没有感情的翻唱机
2023-05-29 09:31:10
出生人口跌破800万,意味着全国的妇产医院每天只分配7个新生儿,这很恐怖

出生人口跌破800万,意味着全国的妇产医院每天只分配7个新生儿,这很恐怖

互联网大聪明
2023-05-28 19:29:56
深夜23点,马龙宣布生涯意外决定,王皓遗憾,刘国梁懂了

深夜23点,马龙宣布生涯意外决定,王皓遗憾,刘国梁懂了

胖周聊球
2023-05-29 10:17:43
超42℃!四川多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超42℃!四川多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环球网资讯
2023-05-29 11:43:56
反攻号角!马里乌波尔一俄军基地被锤了,两百多名俄士兵死亡

反攻号角!马里乌波尔一俄军基地被锤了,两百多名俄士兵死亡

娱宙观
2023-05-29 12:39:25
全国唯一的正部级市委书记,是他!

全国唯一的正部级市委书记,是他!

市直小兵
2023-05-29 12:08:11
好甜!洪欣和张丹峰反悔离婚后首合体直播,喂老公吃烤肉满眼崇拜

好甜!洪欣和张丹峰反悔离婚后首合体直播,喂老公吃烤肉满眼崇拜

娱絮
2023-05-28 23:07:31
塞局势变天,武契奇宣布辞职,塞军向科索沃进发,美英法意德表态

塞局势变天,武契奇宣布辞职,塞军向科索沃进发,美英法意德表态

袁周院长
2023-05-29 10:20:32
据说这是一道公务员考试题,很多人一看题目就懵了,直接做不出来

据说这是一道公务员考试题,很多人一看题目就懵了,直接做不出来

醉心文史
2023-05-27 04:49:50
男子喝醉后当面砍死妻子的柯基?满屏“劝离”是对变态最好的回应

男子喝醉后当面砍死妻子的柯基?满屏“劝离”是对变态最好的回应

姬鹏
2023-05-29 16:31:47
不是市长,还喊打喊杀,究竟为何?车主正在付出沉重的代价

不是市长,还喊打喊杀,究竟为何?车主正在付出沉重的代价

社会故事回忆录
2023-05-28 20:06:34
李亚鹏拿自己研发普洱茶去参赛,发现茶里有虫壳,专家评委给0分

李亚鹏拿自己研发普洱茶去参赛,发现茶里有虫壳,专家评委给0分

游娱鱼
2023-05-29 11:46:21
2023-05-29 16:48:49

头条要闻

美媒称中方要求"允许俄占据现占领的乌领土"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美媒称中方要求"允许俄占据现占领的乌领土" 中方回应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让三追四?二十年前,他们就差一点点

娱乐要闻

洪欣张丹峰反悔离婚后首合体直播捞金

科技要闻

首次回应核心争议!比亚迪:用常压油箱合情合理合规合法

汽车要闻

年轻人也爱“老钱”风?静态体验全新凯迪拉克CT6

态度原创

家居
旅游
数码
教育
时尚

家居要闻

现代风高质感住宅,大气有格调

旅游要闻

避暑去哪旅行?浙江杭州这个冷门宝藏地

数码要闻

微软宣布Windows全球用户超10亿!Win11是史上最可靠操作系统

教育要闻

高考志愿避坑指南:报了最火的专业,可能会让你后悔

又有新恋情了?他的眼光倒是专一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