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在有你》之今朝博浪篇—王桂湘:化身一堵墙壁,守护一岛的康宁
1987年6月,一个刚刚离开学校的小伙儿来到了桂山岛,那是他第一次坐船、第一次看到大海,以及第一次来到一个海岛,懵懂的他甚至偷偷尝了一口海水,来确认它确实是咸的……
这位来自广西玉林的小伙子叫王桂湘,在接下来的35年里,他把自己活成了一堵让桂山人们信赖并依靠的墙壁,替他们抵挡病魔和伤痛,为他们守护健康与未来。
驻岛生根 不当逃兵
“我当时刚毕业,正赶上珠海市卫生局到广西招人,可能是广西人对‘桂’字天生就亲近,我就报名来了,其实我那时连大海是什么样都不知道。但既然来了,就好好干,不管在哪里都是为人民服务。”王桂湘笑着说道。
当年刚来到的桂山的王桂湘只有20出头,身上仅有的行李是两套衣服加一床军用棉被,性格有些内向的他,还没来得及在第一次登上海岛的兴奋劲中沉浸一下,就被岛上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泼了一盆冷水。
王桂湘报到时,整个桂山镇中心卫生院算上他自己也只有5个人,连医生和护士的职责都没空区分,医院只有两层小楼,一楼是门诊,二楼是宿舍。医院里看病的设备只有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这“老三样”,就连消毒针筒,都是靠他们自己去找口大锅进行煮沸而已。每天下了班后,还得自己去山上挑水打柴,不然就没水冲凉,没火做饭;到了晚上,因为供电严重不足,照明有时要靠点蜡烛,甚至直到1998年才搭建了临时厕所。
加之海岛交通不便,当时往返市区的轮渡一个月只有两班,还是人货两用的木船,人和家禽、货物待在一起,要在海上飘荡上两个多小时才能带着一身腥味上岸。
面对岛上艰苦的状况,外表腼腆斯文的王桂湘却拿出了最男子汉的气魄,“这里的人远离大陆,没有医生就没有生命保障,我不能当逃兵。毕竟总归都是要有人来做这件事的,我既然已经来了,就不如留下好好做。”
而这一留,就是整整35年。
以院为家 不敢擅离
对于新生代的年轻人们而言,大约很难理解那种“爱岗如家”的工作状态。就像已经身为桂山镇中心卫生院院长的王桂湘,依旧如他刚来桂山那年一样住在卫生院楼上的宿舍里,因为只有这样,当夜里遇到紧急情况时,他才能随时下楼接诊。
30多年过去,如今的桂山镇中心卫生院早已今非昔比,作为珠海市人民医院海岛分院的三个镇卫生院之一,已经配备了B超、X光等先进医疗设备,还有专门的产房、手术室。医院还成为5G智慧医院医疗点,遇到疑难问题,只要连接内部网络,即可接受专家的远程协助。
虽然医院的条件越来越好,但王桂湘却依然宝贝着他诊室里的两个档案柜,那里面整齐摆放着岛上居民的健康档案。“桂山岛户籍人口有1300人左右,岛上有140多名高血压病患者、40多名糖尿病患者。”
作为岛上唯一的一家医院,桂山镇中心卫生院承担着岛上所有居民的健康卫生安全。而海岛地方小、人少,很多年轻人都到岛外工作,人口老龄化严重,心脑血管病等多发,王桂湘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对这些病人的情况了然于胸。岛上谁的降压药、降糖药吃完了,谁家孩子到时间打疫苗了,岛上几个精神病患怎么样了,谁家盆盆罐罐多了要清积水防蚊了,王桂湘和海岛医生们甚至比群众自己还清楚。
“我没事时也喜欢在岛上散散步,但我散步从不离开医院太远,就怕手机一响,又有患者要来。”
任时光流转,唯初心仍在,35年,12775天,306600小时,那个曾经懵懂而坚韧的小伙子,如今已是满头花白,凭心而论,王桂湘其实并没有做出过什么超出他能力范围的“伟大事迹”,他仅仅是以一种单纯的执著去履行自己身为医者的职责。
相比灯塔或标兵之类的形容,王桂湘更像一堵厚实的墙壁,用自己质朴的矗立,去为那些需要依靠的人提供一份庇护,但必须承认的是,这世上就是有一些人能用自己的人生告诉所有人,如何把平凡活成伟大,把墙壁化作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