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炎热、时晴时雨,有种动物正“伺机而动”,公园里、河道边、草丛中,大家一定要小心蛇出没。
近日,陶先生登山时不幸被青绿色的蛇咬伤了左脚,但距离最近的医院没有蛇毒血清,随后到中大五院治疗。急诊医学科医生通过患者的描述及肿胀的左足判断,他被竹叶青蛇咬伤了。经过及时的伤口处理、注射抗蛇毒血清等积极治疗后,患者伤口痊愈,康复出院。
夏秋季(4月-10月)是蛇出没的频繁季节。据统计,我国有60余种毒蛇类型,广东地处南方,气候温暖潮湿,适合多种蛇类生存,常见的毒蛇有竹叶青、眼镜蛇、圆斑蝰蛇和银环蛇等,其中,竹叶青是广东最常见的毒蛇,是中国十大毒蛇之一。
竹叶青蛇白天晚上均会活动,体色与环境相似而形成保护色,不易被天敌或捕食者发现。常生活在山区树丛或竹林,栖息在溪涧边灌木杂草、山区稻田田埂杂草或宅旁柴堆、瓜棚中。
科普小课堂
毒蛇咬伤后毒牙会向人体内注入蛇毒,蛇毒大致分为神经毒素、血液毒素和细胞毒素,其表现各有不同:
01血液毒素:表现为流血不止,严重时可导致全身广泛性出血。
02神经毒素:可导致呼吸肌麻痹、心跳呼吸骤停,危险性大,但又因局部症状轻,常被人忽略,延误诊治。
03细胞毒素:损伤人体细胞,引起肌肉溃烂、心肌损害等。
防蛇小技巧
01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时,蛇经常出洞活动,这段时间要特别注意防蛇。
02蛇类经常栖居在树木上,外出游玩时要尽量避免抓着树枝借力。
03在草丛中行走时,可以手持棍棒,边走边打草,起到“打草惊蛇”的作用。
04如果遇到蛇,千万不要惊扰它,尤其不要震动地面,最好绕道而行。
05加强个人防护,使用有效的防护工具,如配备防咬伤手套、靴子等。
如何辨别蛇咬伤
可以根据伤口的牙痕形态、牙距和临床表现等来判断。
中大五院急诊医学科姚蓝主任提醒市民,遇到蛇类时,切记不要慌张,小心撤离现场;如果不幸被蛇咬伤,要注意以下几点:
01保持镇静。注意!被毒蛇咬伤后,不要惊慌乱跑,保持制动,尽可能延缓毒素扩散。剧烈的活动,会加快血液循环,增加人体对毒素的吸收,加重中毒症状。
02迅速拨打120,尽快到有抗蛇毒血清的医院进行救治。抗蛇毒血清是治疗毒蛇咬伤的特效药物;注射抗蛇毒血清的黄金时间为毒蛇咬伤后的2-4小时内,但并不是所有的医疗单位都备有抗蛇毒血清。
03记下蛇的外部特征。如有条件,可以用手机拍下蛇的照片,以便医护人员鉴别蛇的种类,快速救治。现场最好不要捕捉或追打蛇,以免二次被咬。
04取下咬伤部位的佩戴物,如戒指、手环等,以免肢体肿胀加剧缺血。
05绷带加压固定是唯一推荐用于神经毒蛇咬伤的急救方法。包扎时注意力度不宜过紧,避免包扎过紧造成组织缺血。切忌使用铁丝、细绳等物绑扎,避免造成肢端坏死。
06不要用嘴巴吸出毒液。如果吮吸者口腔有伤口,也会出现中毒症状。避免迷信草药和其他未经证实或不安全的措施。
中大五院是广东省蛇伤急救专业委员会网点医院,医院急诊医学科具有丰富的毒蛇伤和动物致伤救治经验,在生物毒特别是毒蛇伤的临床救治和各类中毒诊治上具有专科特色,常备有抗眼镜蛇毒血清、抗银环蛇毒血清、抗五步蛇毒血清和抗蝮蛇毒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