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王志强 文/罗红波 舞蹈是余锦鹰心里的光。十年来,他逐光而行,从东海岛走出,成为一名先锋舞者。在走过30多个国家100多座城市之后,他决定回到家乡湛江东海岛跳舞,以安抚日益浓烈的乡愁。为此,余锦悉心准备了三年,回到家乡建舞坛,捏了8000多个陶罐,他的团队跟踪拍摄,精选出10693张舞姿,烧制成雕像,作为这个作品的一部分。这就是2021年5月5日,时隔12年后,再次回到东海岛上的老戏台前,他把这个悉心准备了三年的舞者艺术,献给家乡的礼物——回家跳舞,用舞蹈诠释了全新的自己。
这一天,市民纷纷来到余锦鹰的家乡在东海赤洋村观看他演出
余锦鹰准备了三年,回到家乡建舞坛,捏了8000多个陶罐
泥潭上舞台人生 余锦鹰回家跳舞剪影
泥潭上舞台人生 余锦鹰回家跳舞
8000个舞姿不一的陶罐
余锦鹰回到家乡,在他捏了8000多个陶罐的舞坛上跳舞
泥潭上舞台人生 余锦鹰回家跳舞
当天下午,从北京回到广东湛江东海岛水洋村的余锦鹰,这个大男孩重返故乡的那片海,陪同的还有来自北京、成都等地的团队伙伴、摄影、策划、导演人员和来自山西运城的女朋友,前来观看他跳舞的还有本地一些摄影家和村民,其中不凡有参与《隐秘的角落》摄像师,八位年青漂亮的粉丝还特地为表演结束后的余锦鹰奉上鲜花祝贺。要不是因为受疫情影响有公安民警管控,相信观众还会更多。
我们在现场看到,4米多高的舞坛,10693尊雕塑和几千个陶罐,1个人,100分钟的舞蹈,共同组成了《回家·跳舞》这一作品。舞坛共有29层,如同余锦鹰的人生,一岁一层往上累积。余锦鹰请好友一苇为自己拍摄了两万多张照片,并从中选出10693张,请江西景德镇的匠人手工制作,创作出1万多尊造型各异的雕塑。
回家跳舞时,吸引众多周边的村民和外面的游客前来观看,工作人员在现场维护秩序
跳舞完毕,粉丝为余锦鹰献上鲜花祝贺
余锦鹰走过30多个国家100多座城市进行跳舞,其壮丽的跳舞背景迎来关注
跳舞完毕,女粉丝向余锦鹰祝贺,深情拥抱
粉丝们纷纷争相与余锦鹰合影留念
余锦鹰与艺术导演、家人合影留念
点起多层蛋糕向余锦鹰父子(前左二、左三)祝贺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那天阳光灿烂,午后的空气里弥漫着夏的味道。回家跳舞,不得不说这个创意设计蕴藏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吸引着四野乡邻、亲友、南方+、网易等新闻媒体等人陆续到场。这个泥潭上的舞台,余锦鹰以其感恩的心、深沉的思考、非凡的想象力,以及勇于担当和实践的精神重塑了舞台,他站在舞台中央,用对故土满怀的感恩和热爱,选择去为家乡跳了一支时长100分钟的艺术舞。
也许很多人对90后的一辈有误解,但其实他们有追求、有信仰、有担当,他们的生活更精彩。余锦鹰从岛屿出发,再回到岛屿起舞,他就是红土地里的一粒种子,他把在外面学到的东西带回乡村,创新了传统,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启发了下一代。我们从他的身上看到了这一辈人的种子精神,看到了乡愁、感恩,以及更为广博的希望,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