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国家中心渔港的海门镇,在区委区政府以及区农业部门的推动下,今年成功获批全国海虾产业强镇创建项目。这里正以龙头企业为引擎,打通养殖、捕捞、加工、贸易全链条,一幅“向海兴虾”的产业画卷正加速铺展,为“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注入澎湃动能。
![]()
作为潮阳区“工商并举”产业布局的重要项目,总投资8亿元的汕头市锦泰实业产业园正拔地而起。这座占地122亩的综合性园区,集生产加工、物流仓储、商务办公于一体,分两期打造完整产业链,首期投资约5亿元。项目于2024年10月动工建设,至目前厂房主体、候工楼已封顶,办公楼、综合楼、冻库楼也正在抓紧推进中。
![]()
汕头市锦泰水产实业有限公司经理黄晓晓介绍说:“目前项目基建已完成50%,预计明年6月竣工验收,力争2027年年初投产。项目建成后,将引进多台先进设备,库容由原来的三千吨增加到一万吨,年产量由原来六千吨增加到八千吨。”
![]()
扎根海门20余年的锦泰水产,早已成为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的佼佼者。至目前,拥有海虾养殖场4000多亩,年产虾产品6000吨,冷库容量达3000吨,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与地区。面对持续饱和的产能与源源不断的海外订单,产业园的建设成为破解发展瓶颈的关键。
黄晓晓表示:“作为产业强镇牵头的建设单位,我司将联合同行业的企业,不断强化品牌培育力度,延长产业链条,有效弥补海虾加工产品品牌化程度不高,自动化机械化水平低等短板,为潮阳‘百千万工程’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产业链的升级不止于加工端。在坑尾村,海门先进海虾健康生态养殖技术推广中心正加紧建设,一批智能设备陆续进场调试,将为养殖户提供从育苗到养殖的全流程技术支撑。而在远海捕捞端,新四海公司采购的水产品分拣机已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对人工的依赖。 汕头市新四海捕捞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浩宾表示:“新的制冰机预计年底也可到位,日制冰可达50吨,届时公司制冰能力可翻一倍达100吨。”
项目的建设与企业的升级正是海门镇推进产业强镇的一个缩影。这个总投资近5700万元的海虾产业强镇创建项目,以1:4.7的财政资金撬动社会投资,由锦泰水产、新四海公司以及湖边村、坑尾村共建发力。从生态养殖到智能捕捞,从精深加工到全球贸易,一条现代化海虾产业链正加速成型,不仅将带动周边养殖户共同发展,也将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