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汕头文化艺术学校10名潮剧专业学生喜获中国戏曲学院录取通知书。继2021年合作办学后,我市与中国戏曲学院再次合作举办潮剧本科班。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将为潮剧艺术传承发展注入新活力。
潮剧新生力 艺校学子考上国戏
7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汕头文化艺术学校,10名刚收到中国戏曲学院录取通知书的潮剧学子满怀喜悦齐聚校园,今年秋季,他们将带着梦想,在中国戏曲教育最高学府,通过“2+1+1”培养模式,进行为期4年的本科学习,其中,表演系表演专业9人,导演系戏剧影视导演专业1人。
时间追溯到2021年4月,汕头市政府与中国戏曲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办首个全日制潮剧本科班,开启了校地合作办学的新篇章。2021年秋季新学期,28名潮剧学子被中国戏曲学院录取。这一创举首次将潮剧纳入高等艺术教育体系,构建起“高校理论教学+院团实践实训”的培养新模式,为潮剧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
今年,首届潮剧全日制本科班28名学生毕业,均获得学士学位,其中两人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戏曲表演专业2025级研究生,她们将在潮剧创新传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25年,中国戏曲学院再招潮剧本科班,汕头文化艺术学校成立高考文化课辅导班,组织考生集中进行辅导学习。市教育局选派6名备考经验丰富的教师开展文化课集中辅导。通过4个多月的努力奋斗,此次报考国戏潮剧本科班的15名考生中,最终有10人被录取。
汕头文化艺术学校学生吴熙潼是其中被录取的考生,他表示,经过5年的刻苦训练,很荣幸考上了中国戏曲学院,将把潮剧发扬光大,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也会更加努力学习和拼搏。陈瑞凤是这批考生中唯一考上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戏剧影视导演专业的学生,带着这份喜悦,在即将踏上人生新一个台阶时,她认为,希望下来通过新媒体方式把潮剧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认识潮剧。12岁来到了艺校学习潮剧的林沛儒这次考上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表演专业,平时学习潮剧潮丑行当的他希望在中国戏曲的最高学府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塑造潮剧潮丑角色。
“本次报考中国戏曲学院,学校从一开始的动员报名,到最后参加面试,15名考生都通过了中国戏曲的最高学府——中国戏曲学院的专业面试,证明这5年的基本功训练的成果。”汕头文化艺术学校教务科科长韩宗杰告诉记者,这些学生从十二、十三岁就到学校学习,在学校就读5年,本次考上中国戏曲学院,在校地合作上又一次迈出新步伐,让潮剧艺术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校地联动 多方助力共育潮剧新苗
“办这个班,为中国高等戏曲艺术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新时代的新形式,促进潮剧文化这种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是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次成功实践、一次重要举措。”6月22日晚,中国戏曲学院首届潮剧本科班毕业大戏《侨批颂》在国戏剧场成功首演。演出结束,一场关于该剧的研讨会在学院热烈举行,中央文史馆馆员仲呈祥认为,文化强国的建设,关键在能不能识才、爱才、重才。对人才的培养、人才的爱护,人才的重视,这是至关重要的。
从艺20多年的广东潮剧院一团演员戴淑刁是首届潮剧本科班学生,她在40岁的年纪圆了大学梦,中国戏曲学院是她梦寐以求的学府,回想起四年前得知录取消息时激动兴奋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在中国戏曲学院学习的四年里,戴淑刁跟着名师系统学习唱腔、身段,用专业教材钻研剧目,学习文化知识、提升艺术修养,她倍感荣幸,心怀感恩之情。
作为潮剧人才培养专门学校,汕头文化艺术学校经过60多年探索积累和发展,已初步形成比较完备的潮剧艺术专业教学体系。“汕头文化艺术学校被喻为潮剧艺术家的摇篮。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学校艺术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成效突出,特别是潮剧艺术人才培养方面迎来新的春天。”汕头文化艺术学校党委书记张鹰说,又有10名潮剧学子被中国戏曲学院录取。在潮剧艺术教育发展,始终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汕头,以及在潮剧传承发展和潮剧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个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与中国戏剧院战略合作的成功实践,也展示了学校这个近年来艺术职业教育在这个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从昔日戏班“童伶制”的苦难,到如今高等学府的系统培育,潮剧艺术的人才培养后继有人。这离不开一代代潮剧人的不断探索,离不开汕头市委、市政府为优秀传统文化保驾护航。汕头,正用城市的温度滋养潮剧这朵“南国鲜花”,让它在新时代的土壤抽生新芽。
张鹰表示,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贯彻落实我市与中国戏曲学院战略合作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培养更多更好的新时代潮剧艺术人才,为潮剧艺术的繁荣振兴,为建设文化强市教育强市贡献更多艺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