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来,潮南区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省委农办、省委宣传部关于“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的工作要求,以“媒体+”为重要抓手,创新推动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率先于7月1日召开专题座谈会、打造特色营销路径、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三年行动方案等举措,在农产品品牌推广、市场拓展、产销对接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我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着力开创“媒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
凝聚共识谋发展 率先召开“媒体+”赋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座谈会
为充分发挥媒体在乡村振兴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潮南区召开“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座谈会。会上,各相关部门结合实际作交流发言,谈经验、亮思路、晒方法。
按照“1+1+N”工作体系(即1个总体方案、1个工作计划、N个特色项目),潮南区制定了“媒体+”工作计划,切实推动“媒体+”落地增效。区农业农村部门根据上级部署,根据我区实际迅速出台相关工作方案,与宣传部门密切配合,明确任务目标和具体措施。梳理一批“富民兴村”文旅品牌,壮大一批产业,强化一批市场主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指导荔枝产业所在镇雷岭镇及时总结第十八届雷岭荔枝文化旅游季经验做法,制定“媒体+雷岭荔枝”工作指导方案,结合各镇实际加以推广;区融媒体中心体现媒体担当,发挥信息传播优势、资源整合优势、品牌塑造优势和舆论引导优势,系统开展“媒体+”主题宣传,为“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赋能新价值。
座谈会的召开为潮南区探索“媒体+”赋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以“媒体+”为突破口,探索“小荔枝撬动大市场”特色路径
汕头市潮南区雷岭镇素有“粤东荔枝之乡”的美誉,全镇荔枝种植面积达4.4万亩。今年,潮南以“媒体+”为突破口,探索出一条“小荔枝撬动大市场”的特色路径,着力破解“增产不增收”这一长期困扰荔农的“老大难”问题。
为带动荔枝销售,今年以来,汕头市潮南区雷岭镇面向全社会发起“雷岭荔枝”品牌LOGO及IP形象创意征集活动,通过线上媒体推广、线下举办荔枝文旅季等活动,联动中央、省、市、区各级超过20余家主流媒体聚焦,让雷岭荔枝实现“出圈”与“出彩”。
在荔枝产业链上,雷岭镇还与多家电商平台和物流企业合作,借助“互联网+”和冷链运输开拓海内外市场,同时,挖掘培育一批活跃的本地“乡村代言人”,搭建经验互学、资源共享平台,以乡村品牌建设,激活生态、文化、经济的多重价值。
细化任务抓落实,制定潮南区2025年度“媒体+”赋能农产品工作计划表
为系统化、规范化推进“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确保年度工作高效落实,潮南区紧密结合区域农业特色与发展实际,精心制定2025年度“媒体+”赋能农产品工作计划表。该计划聚焦雷岭荔枝、水稻收割、井都甘薯、雷岭油甘、陇田鱼丸、城九菜脯、胪岗脐橙、红场茶叶等特色农产业,强化“媒体+”赋能作用,明确具体目标任务、牵头及协同责任单位、关键时间节点,有序推动各项赋能举措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立足长远定规划,出台三年行动方案构建长效发展机制
为持续深化“媒体+”赋能成效,潮南区制定《“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认真谋划未来三年发展路径,以“1+1+N”工作体系推动实现促消费、塑品牌、强文旅、增收入和助转型五大目标,各镇(街)、各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媒体+”协同联动机制,形成“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领导力量,强化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全力以赴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