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启幕。位于13号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 的汕头馆,以 “潮汕文化 + 创意设计” 为核心,通过非遗活化、科技赋能与产业融合的多元表达,成为本届文博会上的“人气打卡点”。
汕头橄榄台
1
潮韵匠心:
创意与传承的完美融合
此次汕头馆内风格布置以开放式为主,以汕头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骑楼风格为原型进行布置,复刻出老城脉络。展馆正门的圆形拱门则打造成独具潮汕文化特色的“出花园”花门,同时一幅独具特色、可自由发挥的城市地标“汕头”打卡墙,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
玩具创意是本届汕头馆一大亮点。花门两边用高德斯高砖积木“拼”出两个栩栩如生的英歌舞人偶,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生动的造型,完美再现了英歌舞的豪迈与灵动。除了造型精美,它们还能实现互动,积木人偶手中的英歌棒上下翻飞,吸引了不少大小朋友争相与其合影、共舞。
展馆内,还“拼”出了以狮头鹅“澄澄”为原型的侨批人偶,巧妙地将侨批文化与积木艺术结合。玩具人偶还能结合群宇互动AI机器人搭载语音交互系统,实现对话互动,向游客介绍汕头的特色文化。现场还展示了非遗灯笼、古建筑等融入“汕头元素”的玩具和文创产品,吸引国内外采购商洽谈合作,下单选购。
来自巴基斯坦的客商Faheem表示:“这些玩具制作精美,孩子们想看到新奇的玩具,而这些玩具恰恰就是非常吸引人的,如果把这些玩具带到世界各地,孩子们肯定会很喜欢。”
2
科技赋能:
英歌舞的 “赛博进化”
作为汕头文化顶流IP,英歌舞在本届文博会再次成为展馆的科技明星。继去年文博会火爆出圈后,广东群宇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升级版的AI英歌舞机器人。搭载实时数据反馈系统,通过AI大模型,可以动态调整舞蹈节奏与表情管理,让千年非遗拥有“人格化” 表达。此外,运用汕头市级非遗潮剧盔头制作技艺纯手工打造的盔头,以及由汕职院师生为它们量身定制的服饰、手工绘制脸谱,实现“传统文化+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每当这些英歌舞机器人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音乐舞动时,都会吸引大批参观者。5月22日开幕以来,汕头馆每天都是人头攒动,成为全场“人气打卡点”。
深圳海湾中学专门组织学生来参观,走到汕头馆前,马上被英歌舞机器人所吸引。深圳海湾中学校长蔡苏瑜表示:“这个展馆给大家带来了非常耳目一新的感受,通过英歌舞机器人的展示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潮汕文化。”
据广东群宇互动科技有限公司王睦彬介绍,他们原计划是每半小时表演一次,但是由于游客太多太热情,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他们调整计划至每10分钟就表演一次。
此外,在联通汕头分公司的展区前,观众佩戴VR设备即可化身英歌舞队员,在XR技术构建的数字空间中体验“槌起如虎跃,槌落似龙潜”的震撼场景。现场更设置AI彩铃时光门与数字人时光机,游客上传照片即可生成专属英歌舞角色形象,实现“人人皆可成英歌”的文化共创。
3
沉浸体验:
活化的非遗与舌尖上的潮味
汕头馆此次还设置了彩绘与穿英歌服的互动区域——“潮汕非遗新衣橱”。来自汕头市职业技术学院英歌舞社团的学生通过呈现英歌舞服装、脸谱,并与游客互动、教学,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创新。
来自意大利的英语教师丽莎在现场体验了画脸谱、穿英歌服饰并学习了英歌舞的一整套流程,她兴奋地表示:“这种文化体验实在太有趣了,以后一定要去汕头更深入地体验一下。”
此外,这次汕头馆还引进了汕头人气网红茶饮店——“成川茶店”,设置工夫奶茶快消产品区、新式工夫茶体验区,用年轻、流行的方式,传承、诠释、发扬正统茶文化,吸引更多年轻群体了解古老东方传统茶文化的韵味。
来自深圳的客商阿肯表示:“我在汕头旅游的时候喝到过他们家的茶,觉得非常好,这次在汕头馆看到马上就买来喝。这次我来是希望看看和他们是否有合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