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周年。今年以来,汕头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部署要求,持续做好“扩绿、兴绿、护绿”文章,在东海岸韩津路、东海岸大道开展绿美提升攻坚行动,以绿为笔绘出高质量发展底色。
城市会客厅
碧海与蓝天一色,绿美共文明同行。在韩津路绿化带,紫花风铃木、南洋楹以及勒杜鹃等上千株近期种下的苗木在海风的吹拂下迎风挺立,为汕头的夏日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韩津路绿化带的这抹鲜嫩绿色,是我市推进东海岸绿美提升攻坚行动的生动注脚。今年来,市领导带头示范,市有关单位和相关区(县)组团攻坚,市委组织部、华侨试验区管委会全程统筹协调,凝聚各方力量在韩津路(鄱阳湖路至东海岸大道路段)、东海岸大道(韩津路至南岭路路段)、东海岸大道(南岭路至秦岭路路段)、东海岸大道(紫峰路至万峰路路段)四个区域,种植小叶榄仁、黄花风铃木、大腹木棉、火焰木、木麻黄等苗木。目前已基本完成绿美种植任务,种植苗木5万多株,并协同组织了28场绿美植树活动,带动全民参与生态建设。
塔岗围片区
华侨试验区规划与生态局局长苏喆丰表示,下一步试验区将强化绿化长效养护,落实常态化管养机制,保障苗木成活率,巩固绿美成果。同时,继续加强试验区绿美生态建设,重点对城市公园、绿地、道路两侧实施绿美提升建设。
近年来,汕头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部署要求,探索出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汕头接连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节水城市”等荣誉称号。2024年县镇村绿化种植各类树木69万株,完成全年计划170%,新增“口袋公园”24个,55户市级“美丽庭院”。2024年全市建成碧道34.58公里。发动各方力量集中开展植绿攻坚行动5000多场次,建设主题林300多片。我市已连续两年在全省绿美成果展示平台——绿美广东竞风华大赛中进入全省十强。
东海岸
东海岸绿肺
“下一步在补植补种的基础上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在扎实推进现有11个示范点建设基础上,谋划新建一个示范点,重点推进侨韵公园、南滨公园示范点建设。”市自然资源局营林科负责人王雪峰说。
植绿为文明添底色,护绿更是长远计。汕头扎实推进绿美保护地建设,推动古树名木保护提升,开展“‘汕’护古木、根在中华”守护百年古树名木主题活动,发布“一十百千”守护计划,让爱绿护绿成为文明共识。
“绿化环境的变化,让我们成为受益者。我们应该从受益者转变为保护者的身份,动员鼓励同学们去保护这个来之不易的绿化环境。”汕大学生志愿者周耀文说。
东海岸绿美图卷:青山绿水入画来
夏风拂过东海岸新城,新植的树影在阳光下摇曳生姿。随着东海岸绿美提升工程在五月浅夏收官,一幅以生态为笔、文明为墨的画卷正沿着海岸徐徐舒展。这里,每一株苗木都是城市写给未来的情书,每一片绿叶都在诉说绿美广东的汕头故事。
海明公园
漫步韩津路,由上千株黄花风铃木与小叶榄仁交织成翠绿色的韵律长廊。仿佛在轻声吟唱属于东海岸新城的生态之歌。而东海岸大道旁的紫花风铃木方阵,则以上千株的浩荡之势,预告着来年早春的紫色云霞。这些精心设计的植物海洋,既遵循生态规律,又为一幅唯美的生态水彩画埋下伏笔,从金灿灿的风铃木、到淡紫色的大腹木棉,无不将树木的衣裳编织进现代城市肌理。
侨韵公园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在散文诗集《沙与沫》中写道:“树木是大地写在天空的诗”。行至塔岗围片区,成片的红花羊蹄甲与株勒杜鹃共同演绎着滨海小城的夏日浪漫,在阳光、海浪、大道之间留下一抹绿色的诗意,立体的绿化不仅以错落层次重塑天际线,更让钢筋水泥的现代建筑群拥有了呼吸的韵律。
这项绿美工程远不止于视觉盛宴。每株苗木根系的延伸,都在重构城市微气候;每片叶面的蒸腾,都在调节滨海湿度。当市民穿行于这条“会呼吸的绿丝带”,收获的不仅是阴凉与花香,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象体验。
苗木茁壮成长
草木生长的耐心,是丈量城市文明的尺度。在未来的某天,成片的乔木或许会为孩童投下一片绿荫。那么今日种下的不仅是树木,更是这座城市对文明的一份呵护。
凉风习习,树影婆娑。站在东海岸大道堤顶路上远眺,绵延的绿带与碧海长天相拥,并不时传来苗木茁壮成长的声音。那是这片土地正以最生动的笔触,慢慢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汕头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