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是广东省距离台湾最近的城市、台湾同胞的主要祖居地和台商最早投资大陆的区域之一,这片承载着浓厚文化底蕴与活力的土地,正成为越来越多台湾青年逐梦的热土。他们跨越海峡,或扎根创业、或探索文化、或求学深造,在汕头书写着两岸交流的生动故事。
台商台青书写创业故事
汕头的创业环境与政策支持,为台商台青提供了逐梦的沃土。多年来,汕头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汕头市万达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志伟在这里书写创业故事,并将企业的发展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汕头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汕头市万达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志伟在汕创业
走进谢志伟的万达康办公室,只见整面墙的专利证书,足以让人感受到他重视科研创新的程度。万达康主要从事健身器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世界专利208项,自研产品连续十年荣获台北国际健身展最佳设计奖、德国红点最佳设计奖等,健身产品面向全球市场,销往80余个国家。多功能收腹机、健身滑板……谢志伟会长说起自家的产品,滔滔不绝,并亲自示范新款的健身器材。谢志伟会长说:“我是一名扎根汕头的台商。近两年,我们企业积极向外发展,正在努力开拓中东等海外市场。”
汕头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自1991年5月成立,是全国最早成立台商协会的城市之一。协会目前有70多名会员,涵盖了多个行业和领域。在谢志伟会长的带领下,协会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引领台胞台商参与汕头“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台企加大研发投入,融入“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布局;促进台湾与汕头在经贸、产业等方面深入交流、密切往来,深化产业合作项目对接,推动更多台商台青参与汕头的建设和发展。谢志伟认为,汕头拥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浓厚文化底蕴,相信在政府支持和台商协会的帮助下,大家都能在这里实现创业梦想,非常欢迎更多台商和台湾青年来汕头交流发展。
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汕头大学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副教授赖钰麟是一名在汕头工作、生活了十多年的台湾教师。近年来,他带领学生开展潮汕善堂和侨乡文化的研究,加深对潮汕的历史文化了解。去年,台湾云林高校组成的参访团到汕大开展学术文化交流,赖钰麟副教授用闽南话介绍汕头高校、潮汕的风土人情,让来访的台湾学生倍感亲切。
汕头大学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副教授赖钰麟研究潮汕文化
“汕头对我来说是第二故乡,不管是饮食、方言、文化、气候方面跟台湾很像。”赖钰麟副教授说:“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叫‘筑巢引凤’,汕头这几年变化很大,包括整个城市风貌的变化,生活越来越舒适,对外交通也越来越方便。外地老师越来越多地来到汕大工作。这不仅对汕大、对汕头长期的发展都是一个好的现象。”赖钰麟副教授表示,两岸的文化交流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他希望未来有机会能在两岸文化交流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推动更多的台湾学生来汕头交流。
台湾学生在汕大求学
汕大一直重视两岸高校交流合作,截至2024年11月,共与台湾12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为台湾师生来汕交流和汕大师生赴台创造更多机会。目前,汕头大学在册台湾籍教师9人,台湾籍学生3人。汕大大二的台湾学生洪欣妤因为喜欢海边,而来到汕头求学。汕头大学环境优美、学术氛围浓厚,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友善,让她很快适应这里的学习生活。在学习之余,和同学们在东海岸散步,吹海风、赏夕阳,成了她放松心情的方式。洪欣妤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汕头的海鲜美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比如:潮汕话、英歌舞、工夫茶等。同学也经常带我去品尝潮汕美食,像牛肉丸、蚝烙、粿条等。汕头是一座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有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很多人才引进政策,我也希望以后有机会留下来工作。”
汕头与台湾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历史渊源深厚、合作基础扎实。近年来,全市台务部门深入开展“台资高质量发展”和深化“惠台暖企”对台经贸“双行动”,持续优化涉台发展环境;出台了《关于促进汕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三胞”参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若干措施》等,落细落实惠台政策,引导台胞参与汕头“百千万工程”;举办多场汕台经贸交流座谈会、台湾特色产品展销推广活动、台青就业创业交流活动,助力台商台青台企转型升级、扩大内销市场、圆梦汕头,坚定了台商台青扎根汕头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