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2日是第114个国际护士节。在我市医疗战线上,有一群平凡却闪耀的身影——她们身披白衣,以燕尾帽为冠,以专业为基石,以仁心为灯塔,在护理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篇章。
无论是日常护理中的细微关怀、对患者心灵创伤的温柔抚慰,还是手术台前的精准配合、面对疑难杂症时的冷静处置;无论是重症病房中的日夜坚守、社区科普的公益脚步,还是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挺身而出,广大护理工作者用实际行动诠释“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
她们是生命的守护者,健康的守望者!致敬每一位用爱与担当诠释南丁格尔精神的护理工作者——愿这份坚守与温暖,被看见、被铭记。
1
汕头市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
周玉华:
注重创新实践 平凡岗位践初心
“护士是一份平凡的工作,但我们能做的不仅仅只是打针、输液、发药。”周玉华带领团队深耕护理质量,牵头组织9个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完善护理工作制度、操作流程和指引、护理常规、风险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等。同时提出“个案追踪法”,深入临床一线查漏补缺,确保护理质量持续提升。
周玉华还带领党员干部、骨干护士组成“护理创新小组”,将创新思维应用于临床工作中,改进护理用具,更好地服务患者。至今共获得153项发明专利、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其中有5项获得科技成果转化合作。
心怀基层,她多次率队下沉医联体单位,帮扶提升护理质量。“只有真正走下去,才能发现需求、解决问题。”周玉华用行动诠释责任,助力基层护理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2
汕头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护士长
林振素:
创新服务模式 畅通生命通道
在汕头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作为急诊科护士长,林振素扎根岗位28年,以创新思维推动护理管理升级,用专业守护筑牢生命防线。
2013年,市中心医院在粤东地区率先实行急诊患者分级分区管理和急诊电子预检分诊系统,林振素创新服务模式,通过颜色标识实现患者精准分流,使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快速有效救治;组建了“绿道护士”团队,负责急性脑卒中、急性胸痛、急性中毒等患者从入院、就诊到转运的全程一对一监护。
多年来,她带领团队深入社区、学校,开展“做自己的急救医生”主题服务活动,通过公益讲座、现场演示、情景剧展演等形式,教授市民群众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技术,用初心与匠心,诠释新时代护理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3
汕头市人民医院护理事务组组长
杜雪萍:
坚守医护初心 用爱护佑生命
从一名普通护士一步步成长为护理专家,从业以来,杜雪萍始终秉持南丁格尔救死扶伤、患者至上的护理服务理念,真心对待每一位病人,用心守护他们的健康——为全身大面积压疮的94岁患者制定详细护理方案,给患者清洁皮肤、更换衣服、清创换药,历时3个月,老人家治愈出院;面对颅脑损伤后卧床休养的围手术期病人,她贴心地帮助他们活动运动受限的躯体,帮助他们建立康复的信心;率先在粤东地区开展神经康复护理新技术,带领护理团队累计为3000多名脑损伤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让一位位病人重新站起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工作虽然辛苦,但杜雪萍无怨无悔。“一切都要为病人着想,让他们得到专业优质的护理服务,也让我从病人的肯定与认同中收获快乐与幸福。”杜雪萍说。
4
汕头市中医医院重症科护士长
欧阳冰冰:
守护生命尊严 守护患者健康
作为科室护理领头人,欧阳冰冰提出“让生命得到尊重、让患者有尊严地活着”护理理念,引导护士做一名有温度的护理人。她带领团队悉心照料一名脑梗合并呼衰患者,三年时间未发生褥疮及导管感染,家属感慨“母亲最后的岁月因你们而幸运”。
长期的临床一线工作,练就了欧阳冰冰敏锐的观察力。她推行“五查房制度”及“组长跟班查房”模式,实现护理质量与效率双提升。通过科内质控体系,建立“日督导、周复盘、月考评”机制,确保患者安全。针对科室年轻护士多的特点,她设计“1名护士长+2名护理组长+1名新护士”的带教模式,新护士3个月后独立上岗率达100%。
“我将坚守初心,在平凡的工作中默默奉献实现人生价值,用自己专业知识守护患者健康。”欧阳冰冰说。
5
汕大附一院护理部主任
张红:
敬业笃行 护理前沿“领跑者”
自踏入护理行业起,张红以满腔热忱融入日常点滴,持之以恒探索专业发展之路:1992年,她配合心脏外科团队成功完成心脏移植手术,撰写手术配合手册;2009年,率先以项目管理按照PDCA模式改进质量,推动患者快速康复;2014年担任护理部副主任后,在本地区开设护理门诊,为出院患者搭建起“暖心驿站”;2018年,她主导推行“互联网 + 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从入院到出院乃至居家的全方位、多学科合作的全程护理......
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张红发起“人文关怀示范科室”创建活动,点滴之处尽显温情;聚焦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出院后康复难题,搭建专病随访体系,为患者定制全程、全方位护理方案。33年如一日扎根护理一线,张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与大爱担当。
6
汕大附二院骨外科一病区护士长
陈喜缄:
骨外科坚守 创新温暖护理
自1995年踏入岗位以来,陈喜缄始终以“爱与专业”为信念,从初出茅庐的护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护理骨干。此前在手术室里,她与死神赛跑,参与心脏破裂等危重手术,以精准配合为患者赢得生机。转至骨外科后,她创新护理模式,录制康复视频、设计图文手册,帮助患者重拾信心。一位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老人,在她的定制康复计划下重新站立,成为“温情护理”的生动注脚。
近三年,陈喜缄带领团队参与省、市级课题3项,聚焦多模式镇痛护理的临床优化以及加速康复骨科(ERAS)护理实践,致力推动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与住院周期缩短。作为护士长,她倾力培养新人,组织培训、传授经验,助力年轻护士成长为骨干。未来,陈喜缄将继续探索创新护理模式,用专业与温情守护更多生命健康。
7
汕大附属肿瘤医院护理部主任
余淑贤:
仁心精术并举 守护生命之光
作为一名资深的肿瘤医院护理部主任,余淑贤在工作中秉承精益求精的态度,积极推动护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她率先在院内创建多学科协作护理团队,打破科室壁垒,使患者在不同治疗阶段都能得到精准、高效的护理服务。她深耕护理教育与科研,组建多个护理专科小组,涵盖肿瘤护理、静脉治疗等多个领域,强化团队专业能力。针对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等高发风险,她牵头开展四个专项计划,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从重症病房为癌症患者举办生命最后一程的生日会,到积极参与临床一线的抢救工作,扎根临床护理30年,余淑贤始终将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护理事业注入温度与力量,以专业担当诠释医者初心。
8
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拓展部主任
郑良娣:
匠心守护光明 公益践行初心
扎根医疗一线30多年,郑良娣以匠心诠释医者担当,以党建引领公益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作为临床护理与管理骨干,在护士长任职期间,每年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8周以上,患者满意度常年保持98%以上,带领病区获评省、市“青年文明号”。
2023年8月起,她带领医疗团队扎根基层、深入学校开展“全民亮眼行动”科普公益项目和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深入365个社区及乡村,为1.8万余名社区居民检查建档,完成502例免费白内障手术。
从病房到课堂,从城市到山区,郑良娣先后赴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康巴眼科中心,为病房护士提供专业课程的培训及病房管理指导,常态化开展义医义诊、赠眼健康知识的普及,让更多民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
9
澄海区人民医院心血管中心护士长
陈黎明:
三十年护“心”路 专业与热爱同行
作为基层医院心血管中心护士长,30年护理生涯里,陈黎明扎根临床一线,与团队并肩作战。一次患者突发室颤的危急时刻,她带领团队争分夺秒全力抢救,终令患者转危为安,这样的“生死时速”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已成常态,也让她更加坚定这份职业的意义。
面对心血管患者身心双重压力,她考取心理咨询师、营养师资格,用专业知识疏导患者情绪,定制个性化饮食方案,助力身心康复。工作中,陈黎明注重培养年轻护士,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助力他们成长为业务骨干。在医院创三甲关键时期,牵头完善护理管理体系,规范操作流程,推动科室护理质量提升。
“三十年来,有艰辛、有汗水,但更多的是收获与感动,患者康复时的笑容,让我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陈黎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