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濠江与香港青少年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强化文化和社会的认同感,深化对祖国的归属感,在濠江区委统战部和区教育局的精心策划与协调下,应香港九龙东潮人联会的邀请,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濠江实验学校与达濠华侨中学的师生代表50余人,于4月24日至27日组成濠江区青少年学习交流团,前往香港,开展为期四天的深入学习交流活动。
领略城市风光,感受文化魅力
交流团抵达香港,首站游览太平山顶,尽览香港都市的壮丽景观以及夜幕下的璀璨景色,感受其独特魅力;同学们参观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欣赏了众多珍贵文物,探索了历史的脉络,增强文化自信。在金紫荆广场,青少年们回顾了香港回归的历史时刻,体会了在“一国两制”方针下的繁荣与稳定,见证了香港与祖国的紧密联系。
警署体验之旅,厚植爱国情怀
同学们在东九龙警区总部体验了警署生活,了解了警务运作和执法装备。通过互动,他们体验设备操作,与警员交流,感受到警察的责任,加深了他们对法治和社会稳定重要性的认识。
参观庄世平先生故居时,同学们通过历史物品和照片了解了庄先生的爱国事迹。他的奉献精神激发了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和奋斗意志。
学术交流互鉴,共促成长进步
在姐妹学校保良局何荫棠中学,同学们参与了物理和英语课堂,与香港学生共同学习,探索知识。丰富的社团活动,如生物科技工坊、曲棍球、街舞和冰壶,促进了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和了解。同时,双方学校领导就各自的办学理念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走进学术殿堂,启迪青春梦想
踏入香港大学,同学们沉浸于这所百年学府浓厚的学术氛围与古朴典雅的校园环境之中。漫步校园,参观标志性建筑与特色学院,深刻领略香港大学的教育理念与治学精神。同学们在这里种下了向往学术殿堂的种子,激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奋进,为未来的学习与发展积蓄力量。
濠江区青少年前往香港的学习交流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濠江与香港青少年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此次活动得到了香港九龙东潮人联会的大力支持。展望未来,濠港两地将继续深化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合作,让青春的力量在交流中绽放光彩,激励他们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学生感想:
濠江华附高二(1)班 王灿博
在维多利亚港晚风中,我感受到潮声与暮色的呢喃。四天的汕港研学之旅,像一部立体书卷,展示了潮汕先民的历史与当代少年的新足迹,在香江之畔进行深情对话。我们传承潮汕祠堂里的香火,也呼吸香江畔的国际气息。文化的长河在交融中奔向更辽阔的远方,这或许就是先辈们始终相信的远方!忘不了汕港交流的旅途,忘不了守望相助的人情与多元文化的共鸣。
濠江华附高二(6)班 姚雪儿
再次回顾此次香港研学之旅的每一步足迹,我终于领悟了研学的真谛:所谓成长,不仅仅是相机里定格的一张张香港街景,更是内心深处对多元价值的深刻体验;所谓收获,不仅仅是手册上记录的知识要点,更是不同文化在碰撞中交融而生的全新感悟。我坚信,这四日的香江行旅,必将化作滋养我生命的珍贵养料,让我在未来的人生征途中,既能仰望星空的浩瀚无垠,亦能细嗅紫荆的馥郁芬芳。正如港铁月台那句“下一站:未来”,我将带着此次研学收获的文化密码,在融合与创新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且行且歌。
濠江华附703班 林子朝
参观庄世平故居,我们了解到他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和无私的奉献者。随后,我们前往紫金广场,夏日的阳光和雨水共同沐浴着港旗和国旗,象征着香港的繁荣和与祖国的紧密联系。乘坐渡轮过海,我们目睹了香港繁华都市的景象,这不仅是回归祖国的见证,也展示了“一国两制”的成功。
濠江华附704班 张仰
站在太平山顶,我目睹了香港的壮美风光。狮子亭观景台的讲解让我对香港的地理和城市演变有了深刻认识,体会到了这座城市在有限空间内创造无限可能的智慧。夜幕下的灯光如同繁星,彰显了香港的生机与开放。这次登高望远,让我不仅领略了自然与文化的和谐,还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温馨,深刻理解了“同行共学”的真谛。
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高一(2)班 陈宇信
四天三夜的香港交流活动圆满结束,我收获颇丰。在太平山顶,我决心征服所有挑战。参观香港大学让我对未来充满憧憬,坚定了追求高考目标的决心。我将努力进入顶尖大学,成为有目标、毅力和恒心的青年。为了两年后的高考,我将勤奋努力,持之以恒,扎实前行,不辜负青春、父母和自己的期望。
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高二(2)班 丁颖恩
香港依山傍水,高楼林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城市里的历史建筑让我回想起香港的变迁。金紫荆广场上国旗与区旗飘扬,让我想象到香港回归的壮观。尽管我们口音不同,但热情与友善让我们能够友好交流。阳光的笑容和交谈,拉近了两地人民的心灵距离。
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高二(7)班 郑静欣
参加香港交流活动,是一次难忘的旅程,充满惊喜和收获。我体验了多元文化,结识了新朋友,每段经历都促进了我的成长。我们参观了香港的多个标志性地点,体验了当地的教学和饮食文化,这让我深刻理解到实践的重要性。整个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和认知,还促进了我的全面成长。在适应新环境和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中,我拓宽了认知范围,并意识到自己在专业和综合素质上的不足。这激励我在未来更加努力学习,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