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濠江与香港两地青少年学生的交往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互信,深化青少年的文化认同、社会认知和家国情怀,应九龙东潮人联会邀请,在区委统战部和区教育局的精心组织下,达濠华侨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濠江实验学校师生代表共同组成赴港青少年学习交流团,于4月24日启程前往香港,开展为期四天的学习交流活动。活动期间,访问了结对姊妹学校香港保良局何荫棠中学,参观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香港大学及西九龙警署等。
为确保活动的质量,学校在行程安排、手续办理、组织实施、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出发前,达濠华侨中学特别为相关学生及家长举办了安全教育培训会,党委书记陈文标强调了在港期间的纪律要求,家长们签署了学习交流活动家长确认书。
抵达香港后,首站访问了太平山顶,学生们在向导的介绍下,从高处眺望香港的高楼大厦、港湾以及摩天轮等标志性建筑,对香港有了一个丰富且立体的认识;此外,参观了东九龙警区总部,警官向学生们介绍了香港的警察体制系统,并展示了警犬队等部门的工作流程,警官们也鼓励学生们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我。
随后,师生一行深入香港校园进行参观学习。在姊妹学校保良局何荫棠中学的交流活动现场,黄大仙民政事务专员胡钜华先生、保良局何荫棠中学劳国梁校长和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濠江实验学校书记庄思明分别致辞。杨逢生副校长向保良局何荫棠中学赠送了我校学生创作的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书法作品。
为了更好地了解香港的课程与文化,学校师生代表深入保良局何荫棠中学的英语课堂,与该校学生共同讨论学习。接着,我校学生参加了该校的课外活动,包括软式曲棍球、地板冰壶、STEAM工作坊、KPOP舞蹈教室等。保良局何荫棠中学的同学们也带领濠江师生参观校园,两地学校领导也就办学理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行,师生们受到九龙东潮人联会的热情招待,联会会长杨育城先生亲临现场。对濠江青少年学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鼓励家乡的青少年们,激发内在潜力,刻苦钻研学习,以期未来能够积极促进濠港乡情友情的深入发展。在杨育城先生的带领下,濠江师生们来到祖籍潮汕的爱国香港商人庄世平先生的故居瞻仰。了解庄老先生的杰出事迹后,学生们深受其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的感染,激励着学生们以庄老先生为榜样,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港期间,师生们参观了金紫荆广场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等标志性文化场所。此次香港之行,是濠港两地教育交流的生动缩影,更是两地青少年融合发展的鲜活见证。从认知城市风貌到体验社会运转,从感受学术魅力到缔结深厚友谊,从传承爱国精神到激发奋斗之志,濠江师生在多元场景中收获成长。相信这份跨越濠江与香江的情谊,将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海,滋养着两地青少年携手同行,共同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学生感言
本次为期四天三夜的香港交流活动已圆满落幕。此次活动,我受益匪浅。我有幸欣赏到太平山顶的壮丽景色,从高处俯瞰香港全貌,深刻体会到高瞻远瞩的重要性,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所有挑战都将被征服。参观香港大学也是一次深刻的体验,我第一次亲身体验了大学校园的氛围,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了向往,并且坚定了我对高考目标的追求。我决心要努力进入一所优秀的大学,成为一个有目标、有毅力、有恒心的青年。在未来的学业道路上,我将更加勤奋努力,持之以恒,扎实前行,为两年后的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不辜负青春,不辜负父母,也不辜负自己的期望。
——102班陈宇信
依山傍水,高楼林立,这是我对香港的第一印象。穿梭于这个繁华的城市,一段段辉煌的历史通过充满历史韵味的建筑浮现眼前,倘若当年张保仔没有被招安,这座青山也不会从“硬头山”改名为“太平山”。当抬头看到金紫荆广场上,国旗与区旗齐飞时,我能想象到当时香港回归的壮观场面。相隔两地,风土人情随交流和碰撞,编织成两地间牢不可破的友好纽带,我们有着不同的口音,却能不约而同地向对方问好,我想,这就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热情与友善。我们阳光的笑容,是两地人民的心越靠越近的表现,我们间的交谈,是两地人民心灵与精神交汇的桥梁。
——202班丁颖恩
参与本次香港交流活动,是一次充满惊喜与收获的难忘旅程。多元文化的深度碰撞到真挚情谊的温暖联结,每一段经历都让我深受触动,也为我的成长之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次交流我们去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地点,亲身经历了香港的课堂教学,感受到了不同的饮食习惯、言语表达,让我觉得“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自己真正亲身体验才能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回顾整个交流活动,我收获的不仅是知识与认知,更是一次全面的自我成长与提升。在适应新环境、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我的认知范围变得更加广泛。同时,通过与香港优秀学生的对比,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等方面存在的差距。这促使我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更加勤奋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207班郑静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