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生物多样性是衡量城市生态环境的硬指标之一。汕头是一座兼具森林、湿地、海洋三大生态系统的海滨城市,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成为了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数据显示,汕头市现有鸟类130多种,属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的18种,属省级保护的有28种。近年来,汕头更是陆续发现中华凤头燕鸥、黑脸琵鹭、小青脚鹬、黄嘴白鹭、黑嘴鸥和中华秋沙鸭等属中国及世界濒危物种。生物“朋友圈”的不断扩大,彰显汕头越来越丰厚的生态“家底”。
风暖昼长,万物并秀。牛田洋湿地资源作为鮀城的一张生态名片,经自然历史积淀及多年打造,已成为稳定的湿地植物群落,为多种动物提供了栖息、觅食和繁衍场所,维护了生物多样性。2025年1月4日,观鸟爱好者们在牛田洋发现了多达128只的东方白鹳。这是历年在汕头记录到东方白鹳越冬数量最多的一次,打破了2023年12月23日102只的历史纪录。东方白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全球性濒危物种。连续两年均有超过100只的东方白鹳越冬,说明汕头优越的生态环境对它们很有吸引力。
候鸟嬉戏与栖息
春光万象中,夏日初长成。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一场由金平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牵头主办,主题为“青年生态行”的志愿巡护活动在牛田洋畔如约开展,旨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导和增强广大市民群众爱鸟护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营造全民共同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活动中,来自汕头市公安局金平分局、汕头市自然资源金平分局、汕头市生态环境金平分局、鮀莲街道以及融通农发汕头基地的青年志愿者们深入树林、农田、河岸等鸟类活动频繁区域进行全面排查,他们手拿强力钳、剪刀、长杆等专业工具,将缠绕在树枝间和坑塘水面的捕鸟网以及巡查发现的电网、兽夹等非法捕猎工具进行拆除并集中销毁。
拆除捕鸟网现场
拆除过程中,志愿者们也积极向在场村民宣传保护鸟类的意义,讲解非法捕鸟将面临的法律后果,让村民们清晰认识到,保护鸟类不仅是应尽的道德责任,更是不可逾越的法律义务。许多村民深受触动,纷纷表示今后会一起守护这些可爱的生灵。
“鸟类是生态链的重要环节,护鸟就是护家园。”汕头市生态环境局金平分局的王东涛说,“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带动更多的村民加入到爱鸟护鸟的行动中来,一同爱护鸟类、爱护大自然、爱护我们美好的生态环境。”
随后,青年志愿者们兵分两路,一路沿着鮀济河下游两岸开展巡护,对近期群众踏青遗落河岸的垃圾进行清理。志愿者们主动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手持垃圾袋、手套等工具,迈开脚步,俯下身子,相互配合,仔细对河道沿岸、草丛及绿化带里的垃圾逐一清理。在巡护过程中,志愿者们不忘向周边群众宣传保护河湖理念,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共同营造水清岸绿的美丽河湖环境。
志愿巡河活动现场
与此同时,另一路青年志愿者则深入桑浦山林区,重点排查非法捕猎、滥伐林木等行为。志愿者们利用无人机航拍+人工巡查结合的方式,对山林隐蔽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发现并拆除隐蔽式捕兽夹、非法捕鸟网,清理废弃捕猎工具。针对山林中发现的游客遗留的垃圾杂物,志愿者们则分类打包后带至指定回收点清运处理。
巡山护林志愿活动
山河有灵,生生不息。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此次巡护志愿服务活动是金平区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治理全民参与的成果转化的又一次生动实践。不仅青年志愿者们通过躬身力行体悟到了生态环境管护职责之重和使命之荣,单一的环境整治也正逐步转向系统性的生态教育。
青年生态行,志愿见初心。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做守护生态环境的宣传者、践行者、监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