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薪火代相传”——让石头说话
非遗拓印,是将古老的石刻与碑文通过墨迹重现于纸上的技艺。随着宣纸轻贴石面,刷墨间,历史的纹理逐渐浮现,仿佛时光在手中延续。拓印不仅传递技艺,更是一种对文化的敬意与传承。
4月24日,由濠江区关工委、区教育局主办,区文化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濠江区第三届“非遗进校园 薪火代相传”系列活动第一场——石刻拓印体验活动走进江湾小学。
区关工委副主任陈锡平同志、教育局德育股股长张桂忠同志以及区文化馆相关负责同志出席本次活动。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印传承人、汕头大学文学院拓印导师陈镇清老师,以及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印传承人林崇彦老师,带领同学们共同探索石刻拓印的奥秘。
参观过程中,老师们详细介绍了拓印的历史,他们不仅讲解了拓印的基本概念,还深入探讨了拓印的意义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带领大家走进这古老技艺的世界。
在老师们指导下,同学们化身“小小非遗传承人”,全身心投入实践操作,大家按照老师的指导,精心挑选了自己心仪的瓦片,小心翼翼地喷洒清水固定宣纸,随后用刷子轻轻敲打,让纸张与瓦片上的纹路完美贴合。接着,墨汁缓缓倾倒在纸上,拓包轻轻敲打,墨色逐渐晕染开来,不一会儿,一张张清晰靓丽的拓印作品便跃然纸上,同学们都沉浸在墨拓的奇妙世界氛围中!
老师们在一旁悉心指导,耐心解答大家的疑问。在他们的指导下,同学们逐渐掌握了拓印的精髓,深刻感受到了这项古老技艺的独特魅力。
一张张拓片,既精且美、阐幽发微,它们携带着文明的基因和密码,承载着厚重的文化信息,值得我们驻足凝神,体悟其中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