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汕头市濠江区马滘第一小学五年级的学子们迎来了一场独具特色、别开生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此次心理健康课由汕头市卫生健康局主办,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濠江区马滘第一小学协办。课程以“情绪管理与青春期教育”作为核心内容,旨在通过科学专业的指导以及趣味横生的互动环节,为马一学子带来了一场受益匪浅的学习体验,帮助孩子们驱散成长道路上的重重迷雾,点亮指引心灵前进方向的明灯,助力孩子们在成长道路上扬帆远航。
一、情绪调控有妙招
讲座伊始,讲师刘超远老师以一个极具启发性的问题“情绪真的有好坏之分吗?”引发全场学生的深度思考,瞬间将大家带入对情绪本质的探索之旅。刘老师引导学生以全新视角看待情绪,强调接纳每一种真实感受的重要性,指出喜怒哀惧皆是生命给予的宝贵馈赠。她借助经典故事阐述观点:愤怒可捍卫个人底线,恐惧能引导规避风险,哀伤促使珍视快乐,过度喜悦则可能导致行为失控。
为让学生直观感受情绪的“感染性”,刘老师播放一段家庭冲突视频。视频中,妈妈的失望情绪如多米诺骨牌般引发全家愤怒,最终致使矛盾激化。这一画面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情绪影响的强大力量,一名学生不禁发出感叹:“原来负面情绪如同病毒,会在不经意间蔓延至身边的人。”
针对如何有效应对情绪困境,刘老师分享了四个实用方法:
1. 转念之间,海阔天空
“半杯水,是幸运的象征还是遗憾的体现?答案取决于你的思维方式!”刘老师结合情绪ABC理论,运用“认知重塑法”引导学生转换思维。以考试失利为例,若能秉持“下次我定能进步”的积极心态,焦虑情绪便能转化为前进动力。
2. 按下暂停键,跳出情绪漩涡
谈及与父母发生争执的场景,刘老师建议学生适时按下“暂停键”,暂时离开冲突现场,选择听音乐、绘画或跑步等方式放松身心,为大脑创造冷静思考的空间,待情绪平复后再理性沟通。
3. 宣泄有道,张弛有度
刘老师指出,哭泣、写日记、击打沙包等都是合理的情绪宣泄途径,但务必确保不伤害自己与他人。宣泄过后,要及时回归理性,通过有效沟通解决问题。
4. 放松训练,身心合一
讲座现场,刘老师指导学生闭目深呼吸,想象置身于柔软云朵之上,让学生尝试通过深呼吸放松心情,调节自己的情绪,让整个教室充满轻松愉悦的氛围。
二、青春期(女生版)
在“青春期(女生版)”板块,刘老师用一段名为《雪花怎么了》的视频短片拉开序幕。一句“恭喜雪花同学,你迎来了人生最灿烂的篇章——青春期!”瞬间吸引女生们的目光,在好奇与羞涩交织的氛围中,开启了科学认知青春期的旅程。
刘老师通过生动的科普动画,详细解读女生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包括月经初潮、青春痘等敏感话题。原本令女生们感到羞涩的知识,在科学的讲解下变得清晰明了。
在青春期教育板块,除了身体变化,心理层面的发展同样不容忽视。刘老师着重指出,关注外表、对异性产生好奇以及渴望独立等心理变化,皆是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刘老师温柔且坚定地告诉学生们:“这些不是‘羞耻’之事,而是你们成长的独特密码。它们标志着你们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是人生旅程中非常正常且美好的一部分。”
随后,刘老师针对青春期异性相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她首先强调了“尊重与边界”的重要性。在与异性交往时,同学们应保持大方得体的态度,展现出友好与礼貌,同时注意维护彼此的隐私。在关键的防性侵教育环节,刘老师邀请学生们分享自我保护的有效方法并总结。
此外,刘老师强调一个重要观点:“遭遇侵害不是你的错!”很多时候,受害者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陷入自责与沉默,不敢声张。刘老师深知这种心理误区对女生造成的二次伤害,因此不断鼓励女生们打破沉默的枷锁,勇敢地站出来,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生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认同。这些实用且贴合生活的知识,让他们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和异性相处有了更为清晰、正确的认识,为今后更好地度过青春期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讲座内容充实、形式丰富,不仅为马一学子提供实用的情绪管理技巧,还帮助女生们以科学、自信的态度迎接青春期的到来。马一小学下来将继续举办此类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教育之路漫漫,守护成长之心不变,期待更多知识的甘霖滋润青少年的心田,助力他们茁壮成长,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