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一策”减少对市民出行、生活影响
老城开埠区排水管网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可望今年底全面完工

4月2日,金砂路京汕商场前路段完成地下排水管道铺设,施工人员忙碌着摊铺路面表层沥青,完工后迅速恢复道路通行。
自老城开埠区排水管网建设及设施提升工程启动建设以来,项目按期顺利推进。针对近期群众反映的塞车、扬尘等问题,相关方面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尽量减少道路施工对市民出行、生活的影响,并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全力推进项目施工进展,争取工程早日完工,尽早还路于民。
主干道“大动脉”改造 排水效率提升更明显
市城管局市政工程管理科四级主任科员肖宏科介绍,我市从2022年开始谋划老城开埠区排水管网建设及设施提升工程项目,2024年成功申请到国家支持的城市排水防涝专项建设资金。同年3月,项目顺利开工。施工范围涵盖金砂路以南,金环路以西,海滨路以北的汕头市老城区,包括中山路、大华路、海滨路、东厦路、金砂路等28条道路。
“如果说区管道路、小区排水管就是毛细血管,那主要道路排水干管就是大动脉,影响范围更广。”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工程师郑桂林介绍,近年来,老城区许多老旧小区开展雨污分流改造,但驳接市管主干道仍为雨污混流,加之排水管道建设年代久远,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淤积问题。
郑桂林说,老城开埠区排水管网建设及设施提升工程的实施,正是为了解决老城区长期存在的排水不畅、雨季内涝、雨污合流污染水体等问题。通过在老城区招商路、利安路、大华路、东厦路构建排水主干管,从北向南收集片区雨污水,经由中山路、海滨路传输到污水处理厂。改造后,对汕头整体排水系统效率提升更明显。
避免多条平行路同时施工 缓解医院、学校交通拥堵
老城区多条道路启动建设,如何尽量避免或减少塞车问题?汕头建安项目管理分公司副经理陈悦平表示,为切实缓解交通拥堵状况,他们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方面,对施工顺序进行了合理规划与安排,尽可能避免多条平行主干道同时施工,从源头上减少交通拥堵点;另一方面,采用分段、错峰施工的方式,在交通高峰时段,交叉路口布置专职人员进行交通疏导,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道路正常通行造成的影响,保障市民出行顺畅。
“医院和学校周边道路的施工情况,一直是市民关注的焦点。对此,我们制定了严谨细致的施工节点安排。”陈悦平介绍,例如东厦路(汕大医附一院前)路段,该路段的施工分为两个阶段。其中,机动车道的排水改造,预计在今年6月中旬便可恢复通车。完工后,施工方便会即刻开展非机动车道和步道的排水完善项目,计划在7月底全面完成。
近期,有市民反馈部分施工路段灰尘较大。市城管局对此高度重视,立即督促施工单位采取了一系列全面且细致的降尘措施。目前,施工单位在条件允许的施工现场,全部安装喷淋设施,有效抑制了施工现场的扬尘。对于不具备安装喷淋设施条件的施工点,也安排了6辆洒水车和雾炮车,定时对施工区域及周边道路进行洒水降尘作业。
分阶段、多措施赶工 年底可望全面完成
记者了解到,目前,施工单位采取一系列赶工措施,严格依照施工计划,根据不同道路的施工特点,分阶段逐步完成部分道路下水道安装,完工一段、开放一段,以“短平快”的方式,“一路一策”稳步推进项目进度。
按计划,项目将于今年4月底完成同益路、博爱路、新兴路的下水道安装及道路修复施工;4月份完成大华路排水主管的顶管施工任务,5月份将恢复该段道路通行;7至8月份计划完成东厦路、红领巾路这些主干道的下水道安装及路面修复。整个工程预计在2025年12月底全面完成。
“老城区地下管线繁多、地质复杂,城市主要道路排水管道施工难度大,对市民交通出行和生活影响大,还请市民理解和支持。”肖宏科表示,市城管局将持续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攻坚克难,为提升汕头排水防涝能力、水环境质量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