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双百行动”专班,成功引入南方科技大学三位顶尖学者——潘阳教授、于严淏教授和娄飞教授加入濠江区“两库一平台”专家库,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智力动能”。
专家入库,赋能濠江“智造”新引擎
作为濠江区“两库一平台”人才工作的重要成果,此次引入的三位专家分别在机器人技术、柔性电子领域和光学纳米技术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其科研成果与濠江区重点发展的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产业高度契合。
潘阳教授深耕机器人研究超十余年,2014年获上海交大机械工程博士学位。在足式、并联机器人及机器人动力学领域成果突出,研制20余台机器人样机,多次登上国际权威期刊封面,在机构学顶刊发表多篇论文,累计申请35项国家专利,研究成果被《MIT Technology Review》等国际顶尖媒体专题报道。其表示未来将依托濠江区产业基础,推动机器人技术在智能制造场景应用,助力打造“濠江智造”品牌。
于严淏教授的研究聚焦于柔性电子封装材料与图案化技术,2017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博士学位,后在哈佛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Energy》等顶级期刊发表20余篇论文,总引用量超5000次,荣获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等,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其表示非常期待与濠江本土企业合作,推动柔性电子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布局。
娄飞教授主要聚焦于微纳光学、光学材料、纳米压印等方向的研究,获瑞典皇家工学院光学专业博士学位后,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共20余篇,申请专利10余项。当下,他主要致力于传感、显示、能源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全力推动这些先进技术从理论层面跨越到实际应用阶段,助力相关产业实现创新性发展。
聚才育才,打造区域人才“强磁场”
近年来,在市人才驿站总站的指导下,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紧密依托区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开展农村电商、东湖菊花加工技艺、乡村经理人等各类人才培训活动32场次,政校企合作对接交流会等引才活动25场次,打造区域人才“两库一平台”,构建起覆盖全链条的人才服务体系,精准对接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为区域发展蓄势赋能。目前,纳入“人才储备库”分类管理的青年人才共有474人,其中博士人才2人,硕士人才98人,乡村振兴人才102人,非遗传承人40人,建筑人才40人,法学人才78人,社工人才22人,文艺人才92人;纳入“产业人才需求库”整理的人才需求包含专业技术职称人才、博(硕)士研究生人才、重点产业人才合计475条需求信息,通过人力资源网服务平台牵线人才和企业对接566人次。
政策护航,打造企业人才“融合圈”
为进一步促进人才与企业的深度融合,濠江区出台了《汕头市濠江区新引进人才购房补贴和租房补贴发放办法》《汕头市濠江区柔性引才补贴发放办法》《汕头市濠江区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等一系列人才补贴政策,形成“引才—育才—留才”的完整闭环。目前,正同步向辖区企业广泛征集人才引进、技术攻关、项目合作等科研需求,如有需求可致电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专技股(0754-87375501)进行咨询对接。后续,我们将依托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两库一平台”匹配高校院所的优质资源,积极打造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构建“企业出题、专家解题”的协同创新模式,全面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转化进程,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