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深耕,春华秋实又一年。
从春和景明到暖冬煦阳,季节轮转中的汕头大地风光无限。而比季节更替还要动人的,是全市上下只争朝夕、勇毅笃行的奋斗场景——
人声鼎沸的深交所内,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挂牌上市,成为今年医疗器械领域的首家上市企业;
熠熠星空中,“汕头数字一号”卫星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浩瀚海洋里,“大风车”整齐排列,迎风旋转的叶片“吞风吐电”,全市2个海上风电项目已建成并网;
首个“非遗版”春节,汕头精心策划近3000场文旅活动,带旺春节消费市场,2025年新春的第一缕春风已携着“开门红”的捷报涌入南海之滨,构成一幅“烟火人间”的和美画卷......
当千年潮韵邂逅时代春潮,汕头正绘就高质量发展的锦绣图景。
2025年是收官“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承上启下之年,也是汕头乘势而上、大干快干的关键之年。汕头将依托"两大盛会"战略支点,继续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思路,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汕头实践取得新的进步。
强产业
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
作为汕头大健康产业龙头企业之一,1月22日,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今年医疗器械领域的首家上市企业。
大健康产业吹响新春发展冲锋号。回望去年,我市48个大健康产业项目启动,总投资超94亿,泰恩康免疫年龄诊断试剂、仙乐软胶囊车间技术升级项目均顺利投产,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格局打下更加稳固的基石。
“天顶一粒星,地下开书斋。”这曲流传至今的潮汕童谣在如今看来,更增添了几分科技意味。汕头人天上的“一粒星”就是“汕头数字一号”卫星——2024年12月19日,“汕头数字一号”卫星在山东省日照市附近海域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汕头数字一号”成功发射,既是2024年“中数大会”成果的成功落地,也为汕头数字经济发展探出新路。2024年,汕头连续第三年举办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大会上总投资170亿元数字项目落地;在历年中数大会带动下,汕头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稳步发展,全市2024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7%。
除了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汕头“三新”产业的另外两“新”——新能源产业方面,截至目前,我市2个海上风电项目建成并网,第三个海上风电场正在推进当中,“四个一体化”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建设进度过半。
新材料产业方面,今年一月,汕头市绿色新材料产业园区正式开工,为汕头在更高水平上推动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加速成形注入动能。
汕头两大传统特色产业也喜迎新进展:纺织服装领域,国际纺织城与纺织大厦已集中交付使用。
玩具创意产业,万洋众创城一期招商火爆,入驻率超96%,中科智谷首期亦建成投运,云集坊共享经济平台正试水运营。
攥指成拳,聚沙成塔
通过建链、补链、延链、强链
一个个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
产业集群正快速崛起
成为汕头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引擎
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汕头着力构建工商并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新兴产业积厚成势。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595.03亿元,其中“三新两特一大”产业贡献384.84亿元,占比达64.7%。
“工”的本底更加扎实,“贸”的潜力也在逐步释放。过去一年,汕头举办服博会、玩博会、中数大会、世界潮汕菜大会等大型展会33场,签约金额超300亿元,助力汕头跻身“全国会展名城40强”,此外,汕头还入选“网红城市”潜力榜十强,文旅产业已然成为汕头经济的全新增长点。
游在汕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是焰火晚会上50万观众到场共赏星河倾泻于礐石海湾的诗意与浪漫;是汕头小公园百年骑楼的雕花廊柱间流淌着人潮的热闹与欢腾;是潮阳文光塔下英歌踩着千年鼓点激昂而舞的铿锵与奋进;是牛肉丸的热气与工夫茶香在街巷蒸腾的愉悦与留香……
从工业的提质,到商业的兴旺,再到文旅产业的厚积薄发,汕头始终以昂扬奋进之姿,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优发展
“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
产业的转型升级、商贸的繁荣兴旺,必然与城市环境、城市格局的优化提升同步。当前,汕头集中力量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努力把城乡发展不均衡“短板”变成高质量发展“潜力板”。立足“特”、突出“美”、形成“聚”,汕头拓展特色优势、探索多样路径、构建协作机制,县域经济集聚成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资源要素加速汇聚,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多个典型镇描绘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景象。汕头深化县镇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简政放权,镇(街道)资源禀赋和经济动能得以充分释放,潮阳区谷饶镇、澄海区莲下镇先后入选2024年中国镇域经济综合实力前100强、发展潜力前100强。镇域特色和“颜值”齐头并进,坚持答好环境综合整治、风貌管控、美丽圩镇建设、绿化美化四道题,串点连线成片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加速推进南澳省级农房建设试点,成功举办2024首届全国海岛民宿大会,乡村酒店(民宿)和海岛风韵交相辉映、熠熠生辉。
深挖“土特产”,大念“致富经”。汕头以狮头鹅产业为突破口,构建全产业链发展矩阵——年销千万只、产值超60亿元的“鹅经济”发展火热,6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崛起,预制菜产业开发40款创新产品,形成"一县一业"特色发展样本。发挥三产融合“乘数效应”,抓好农村电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让“汕字号”土特产飞入寻常百姓家,真正实现破土成金、富民兴村。
公共服务加速均衡,汕头构建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组织实施“粤菜师傅”培训,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渠道;优化教育、医疗、养老资源配置,统筹推进长者饭堂、医疗机构、幼儿园等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围绕善治共美的生活向往全面发力,让“百千万工程”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奋战“百千万工程”,汕头还凝聚多元发展合力,深化“1+7+7”深汕园区共建体系,“双百行动”、建筑业央企助力、“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等持续加速推进,“百千万·桑梓情”公益行动募款超8亿元
聚侨心
“侨”与“乡”双向奔赴谱新篇
作为全国著名侨乡,全球500万潮汕侨胞正成为侨乡汕头的发展新动能。去年11月18日至20日,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和世界潮商大会首次在汕头同时同城举办,成为迄今为止参加社团数量最多、代表性最强、来源地覆盖面最广的一次全球潮人盛会。“两大盛会”展示特区新面貌、侨乡新气象,更激发了海内外乡亲投资汕头、投资广东、投资中国的信心决心,实现了“侨”与“乡”的双向奔赴。
利用“侨乡”这一独特优势,汕头大抓聚侨联侨引侨利侨,用心用情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
“聚侨”有平台——汕头高水平建设华侨试验区和侨梦苑,规划建设华侨产业园,打造数字潮汕家园、侨胞之家等平台,为聚侨力、汇侨智搭建了优质平台。
“联侨”见成效——汕头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连续两年由市主要领导率团出访东南亚主要侨居国,并成功举办“两大盛会”,点燃华侨与侨乡万里同心的浓浓激情。
“引侨”出实招——汕头搭建了乡贤资源库,梳理了项目需求345条,已落地项目38个。2024年以来,已发动各界力量捐资修建学校、路桥河道等超过100批次,促成“造血型”项目和意向投资168个、近300亿元。
“利侨”强服务——全力推进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试点,设立华侨华人专用政务服务通道和涉侨审判专业合议庭等,不断健全为侨服务体系。
“两大盛会”华章虽已落幕,但侨的故事还在延续,“两大盛会”乘数效应持续释放,为高质量发展贡献“侨力量”。
时光的年轮,刻下奋斗的足迹;历史的巨手,翻开梦想的新篇。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汕头广大干部群众一路跋山涉水,勇毅前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汕头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重塑发展态势——以工商并举锻造产业核心竞争优势,通过“百千万工程”破解要素流动壁垒,依托侨乡优势用好全球侨资侨力,书写沿海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