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委依法治区办的指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工作部署,依法履行职责,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确保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现将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落实情况
(一)党政引领,强化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扎实推动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落地落实。制定并公开《汕头市濠江区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汕头市濠江区发展和改革局)》和《汕头市濠江区发展和改革局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保密法、行政复议法、党风廉政建设暨党纪学习教育警示教育等学习教育活动,形成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各股室学习业务内相关法律法规的良好风气。
二是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好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主动部署重要工作、过问重大问题、协调重点环节、督办重要任务,把法治政府建设要求贯穿到项目审批、能源发展、安全生产等各个领域,推动依法行政、规范执法、优化服务;带头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制度,遵守执行宪法法律,依法履行职责,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三是立足发改职责,推进政府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印发《汕头市濠江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工作指引》、《濠江区现代产业项目认定申报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等2个行政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我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备案、建设、验收及安全管理和现代产业项目认定申报工作,并向社会公开,实现发展改革工作和法治建政府设有机结合、同步推进。
(二)有的放矢,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一是贯彻落实《广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汕头市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文件精神,畅通信息收集和监督投诉渠道,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我区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邀请社会各界人士作为区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走访政务服务窗口、调研民营企业,以群众身份、企业角度体验窗口办事流程,倾听民营企业真实诉求,听取社会各界对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大力转变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作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二是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常态化推进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我局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印发《汕头市濠江区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汕头市濠江区不当干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为问题线索归集和整改通报制度》,统筹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针对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律法规政策、招标投标市场壁垒等情况,公开面向社会征集问题线索。截至目前,未收到相关问题线索。
三是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推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模式,持续做好信用信息数据归集共享和通报工作,截至2024年11月30日全区共公示行政许可2424条,行政处罚704条;2024年度归集上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243人次。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机制,以信用信息数据为支撑,根据市场主体信用状况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推动信用修复“一件事”主题高效办理,印发《行政处罚决定书与信用修复告知书“两书同达”工作机制》,引导企业及时纠正失信行为、修复信用记录。
(三)多措并举,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积极开展民法典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观看《民之法典——无信不立》宣传视频,加深干部职工对民法典的了解,增强干部职工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同时开展民法典宣传进企业活动,深入企业分发《民法典宣传进企业》宣传手册共100份,普及民法典知识,引导企业依法经营和管理,增强企业员工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坚持以“谁执法谁普法”为原则,立足本部门职责,结合安全生产月、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粮食科技宣传周、食品安全宣传周、世界粮食日等主题日活动及日常安全检查、专项检查行动,通过分发宣传手册、张贴海报、悬挂横幅等形式,深入辖区内各能源企业、加油站、粮食和物资储备行业内开展执法普法宣传,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广东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政府储备粮食仓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度,全面普及涉能源、粮食领域法律法规知识,提升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的意识,增强企业安全生产、诚信守法观念。
二、存在问题
2024年,我局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学法深度与精准度不足。在领导干部学法活动中,虽已组织宪法、民法典等学习培训,但学习机制仍不完善。一方面,学习计划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各个学习环节之间未能形成紧密的逻辑链条,导致知识的传授与吸收存在碎片化的问题;另一方面,学习内容的设置未能充分结合领导干部的工作实际和个性化需求,使得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的契合度不高,学习内容的针对性不强,导致学习效果未能达到预期。
(二)专业人才短缺影响审查质量。在推进法治建设的人才配置与储备上存在短板,尤其是在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措施的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中,缺少专业性高的审查人员,使得各业务线条审查工作开展不均衡,审查质量难以保证,无法充分发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重要作用。
(三)普法宣传教育形式传统缺乏创新。2024年以来,普法宣传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宣传形式仍较为传统,多依赖于观看宣传视频、派发宣传手册、张贴海报、悬挂横幅等方式,结合时事热点、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的普法宣传活动较少,难以满足新时代下公众对法律知识的多样化需求。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提升政治高度,促进学用融合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行动指南,强化理论学习的系统性与全面性。结合发展改革工作的职责特点,深度剖析新征程下法治政府建设面临的全新形势与问题,找准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实际工作的契合点,精准发力,扎实有序地推进各项重点工作顺利进行。
(二)优化组织保障,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突出领导带头作用,切实落实领导干部述廉述职述法制度,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交流等方式,多维度提升领导班子的政治觉悟和法治意识。以领导班子的示范效应带动整体工作,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重中之重,让行政行为在法治的框架内规范运行。二是强化队伍能力提升,借助“学习强国”“广东省干部培训网络学院”“广东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系统”等平台和“三会一课”等形式,推动党员干部学法用法,积极开展岗位练兵与法治专题培训工作,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法治学习的关键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深化改革的能力。
(三)创新行政监管,规范市场建设
一是创新行政监管,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信用信息数据支撑,推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鼓励企业自我纠错,落实信用修复“一件事”主题高效办理,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二是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面落实并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年版)》,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构建问题线索征集渠道,收集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及时解决经营主体诉求,通过整改、案例通报等方式不断规范市场建设。三是加强县域营商环境建设,抓好省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的契机,深化南山区与濠江区营商环境对口帮扶工作,着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以“规范化、联动化、信息化”为抓手,营造市场主体放心投资、安心经营、顺心发展的法治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