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小小一方庭院,不仅是农民的生活栖息地,还是农民的增收致富园。2023年,“庭院经济”首度被写入中央1号文件。2024年,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汕头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经济特区的意见》,汕头市于11月1日颁布《汕头经济特区潮汕传统民居保护条例》。发展庭院经济,能够充分利用庭院空间内的各类资源,让闲散的资源“变现”,还能通过庭院这个“小窗口”显化农业多元功能和乡村多重价值。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小院经济逐渐成为乡村振兴中的新风口,而政策导向下的“小院经济”,作为农户家庭院落经济的代表,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潜力,成为农村经济转型与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小庭院”蕴藏乡村振兴“大潜力”
近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汕头市龙湖区新海街道十一合村正式被评为第四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是自去年获评第二批“广东省粤菜美食街(城)”称号后的又一佳绩。近年来,新海街道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坚持以“美丽庭院·和美乡村”建设为载体,打造文旅产业发展新高地。通过鼓励村民农户充分利用庭院空地、房前屋后等闲置区域及资源,发展特色民宿、休闲农庄、采摘体验、农家乐等农村休闲旅游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庭院经济。将零星小院变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让方寸庭院绽放乡村振兴“致富花”。据统计,辖区已有的100余座潮汕民居下山虎乡村民宿,累计年创产值接近5000万元。
2024年,十一合村获评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村
庭院蝶变:艺术与生活的新交融
走进十一合艺术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生动活泼的壁画,这些壁画沿着村道蜿蜒伸展,将整个村庄装点成一个开放式的艺术画廊,而“庭院+艺术+美食”则是这个乡村空间的核心单元。曾经的农家小院,如今已脱胎换骨,旧貌换新颜。村民谢伯的院子,过去堆满了农具杂物,如今在政府的引导和艺术家的影响下,摇身一变成为了一间充满文艺范的咖啡馆。斑驳的石墙被保留下来,与现代简约的桌椅、精致的咖啡器具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独特的乡村美学氛围。“以前从没想过自家院子能变成这样,现在每天都有游客来打卡拍照,周末更是热闹,生意好得很!” 谢伯满脸笑容地说道。
像谢伯家这样的庭院改造在十一合艺术村随处可见,在这里已获评省、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户和“美丽庭院”共19户,745余座老宅已打造了将近300多座,该村也获评市“美丽庭院”示范村。一座座潮汕特色民居院子被改造成传统文化与艺术工作室,草编、木雕、潮绣、陶瓷等古老技艺在新一代手艺人手中焕发光彩;有的则成为了民俗文化展示馆,通过实物、图文和现场表演等形式,生动地展现潮汕地区的传统节庆、民间传说、非遗英歌等文化元素,让游客深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这些风格各异的庭院,不仅是村民们创业增收的平台,更是艺术与生活完美融合的生动实践,为乡村文旅增添了丰富多样的体验场景。
2023年,被广东省妇联、省农业农村厅评为省级“美丽庭院”-寒舍
流量涌动:乡村农文旅的新热潮
“庭院经济”的兴起,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八方游客,为十一合艺术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流量高峰。在微信、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游客们分享着在艺术村的精彩瞬间,精美的庭院照片、有趣的手工艺品制作过程、令人垂涎欲滴的潮汕美食等内容广泛传播,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关注热潮,原本宁静的村庄变得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汕头高铁站的启用,辖区“三横四纵”的贯通,道路交通全面提质,将让游客感受前所未有的便捷与快速,“高楼红袖客纷纷”与“小院花香莺对语”实现了“零距离”。为了更好地承接这些游客流量,新海街道积极争取上级和社会资金支持艺术村逐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太湖路、韩津路等多条道路上已建和规划建设的生态停车位正逐步解决停车难题,乡村绿化美化让人居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善。村委会右侧已完成主体建设的驿站,即将打造成集游客服务、文化传播、文明实践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新海街道正致力于引导艺术村与旅游企业合作,开发了多条涵盖“美丽庭院”参观、陶瓷与潮秀手工体验、非遗英歌与潮剧潮曲传承教学、潮府文化小镇与龙科食叶草田园采摘、2千亩侨韵公园与近30公里“两河一海”亲水堤岸线等项目的旅游线路,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在吃、住、行等多个维度进一步增长游客的停留时间,让游客全方位感受乡村文旅的魅力,让这里逐步成为南澳岛,潮汕地区,乃至粤东旅游游客的“中转站”“蓄水池”。
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户-疯子的店(民宿、餐饮)
文化传承:潮汕特色的新活力
在经济腾飞的同时,十一合艺术村的文化底蕴也在“庭院经济” 的推动下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潮汕文化元素在庭院的改造和经营中无处不在,从建筑风格、装饰细节到文化活动的开展,都饱含着浓郁的潮汕特色。
村里的 “潮剧文化庭院”成为传承和弘扬潮汕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每到周末,庭院里便会响起悠扬的潮剧唱腔,演员们身着华丽戏服,粉墨登场,一招一式、一颦一笑皆韵味十足。夜幕降临,完成一天学习任务的学生们双手持短木棒自发聚集到文化广场进行英歌舞练习,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构成了磅礴、威武、强壮、豪迈的气势,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老戏迷们听得如痴如醉,年轻游客们被这独特的艺术形式所吸引,驻足观赏,沉浸其中。新生的十一合村金興英歌舞队已成为汕头市重要的非遗文化表演队伍之一,还有十一合小学少年英歌队、新義興英歌队等正逐步成长成熟。
民俗文化小院定期举办的潮剧表演、英歌舞培训、陶瓷制作、漆扇绘制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村民参与其中。孩子们在庭院中学习潮绣、草编、陶瓷、漆扇等技艺,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年轻一代村民通过参与庭院经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热爱本土文化,主动学习传统技艺、民俗知识、非遗文化等,成为文化传承的新生力量。庭院经济的崛起,让这些古老的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中找到了新的传承土壤。
2024年6月8日,“多彩非遗 相约龙湖”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汕头市主会场暨文旅体助力百千万工程活动在十一合艺术村举办
经济腾飞:致富增收的新引擎
庭院经济的繁荣直接带动了村民收入的显著增长,成为这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以一家经营特色民宿的庭院为例,在旅游旺季,房间常常提前数周就被预订一空,每月的收入可达10万元左右,比过去单纯依靠农业种植的收入高出数倍。而那些从事潮汕美食制作和销售的庭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年销售额节节攀升。村里的农产品也搭上了文旅发展的快车,游客们在游览之余,热衷于购买新鲜的牛肉丸、卤鹅、果蔬、禽蛋等潮汕特产,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
“庭院经济” 还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协同发展。从艺术村美食街到横贯整个辖区的金鸿大道美食走廊。随着庭院经营户对原材料、物流配送、广告宣传等服务需求的增加,村里及周边村庄逐渐涌现出一批提供这些服务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这些新兴业务不仅拓宽了村民的就业渠道,还吸引了许多原本外出务工的人员返乡安居并开展创业活动,为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活力。同时,“庭院经济”正在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其中文旅产业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下一步,这里还将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和商家联合会,共同打造品牌、拓展市场,进一步提升了十一合艺术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们将继续深挖庭院经济的潜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让十一合艺术村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村党委书记满怀信心地说。
2024年4月30日,“玩美汕头·与您‘乡’遇”2024年乡村旅游季启动仪式暨首站5·1“乡遇·十一合”乡村漫游、第二届十一合美食节活动
庭院虽小,效益不小。“庭院经济” 模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实现了乡村文旅的流量转化和经济文化的双向赋能,不仅为辖区村民带来了一条新的增收渠道,更是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书写了浓重而精彩的一笔。未来,新海街道将继续深挖潜力,不断完善和创新 “庭院经济” 模式,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形成小规模、大群体,小产品、大产业的庭院经济规模发展格局,助力“百千万工程”提档增速,让乡村文旅在这里绽放出绚烂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