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融合发展,10月3日下午,在潮阳区海门镇莲花峰风景区,一场以“潮涌英歌起 舞动千年情”为主题的潮阳区2024年国庆英歌舞沙滩汇演巡游活动震撼上演。此次活动由潮阳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海门镇人民政府主办,潮阳区文化馆、潮阳莲花峰风景区承办,并得到上海姚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市潮阳建筑工程总公司的大力支持。活动吸引了广大市民游客慕名参加。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陈泳双,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刘雨声,区领导谢晓丹、郑楚泽、周芳,以及主办单位、承办单位的有关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活动。
潮阳英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汉族民间广场情绪舞蹈,是傩文化的遗存,是潮阳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并且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民间艺术,迄今有上千年历史。其源于古傩舞,在唐宋时期已形成雏形,至明代大为盛行,以潮阳为中心呈扇形向外广泛传播并在流传中不断演变,在实践中流传、变异、转化,注入了劲拳腿,产生了不同的英歌流派,有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和快板英歌三种。潮阳英歌舞场面恢宏,套路多样,槌枝精巧,视觉和听觉冲击力强,熔戏剧、舞蹈、武术于一炉,极具阳刚之气,被学者称为“中国民间舞蹈之根”。1997年,时任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副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第一副主席贾作光赞美潮阳英歌“英歌豪壮”“风骚独领”。今年年初,时任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账号向全球推荐英歌舞,他指出“中国广东的英歌舞是一种传统表演,它崇尚祖先的智慧,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体现了正直和坚强的价值观。”1996年潮阳被中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英歌艺术)”。2006年“潮阳英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充分展示国家级非遗项目潮阳英歌的独特魅力,潮阳区独出心裁举办了这次沙滩英歌舞汇演巡演,精心挑选了10支有代表性的英歌队共500名英歌队员参加。这10支英歌队是:①海门英歌队(海门和睦英歌队),②城南街道忠精英歌队,③慈海英歌队,④凤岗英歌队(后宫),⑤岭东英歌队,⑥古帅青年英歌队,⑦龙井行祠忠精英歌队,⑧金浦青年英歌队(金浦兴胜顺英歌队),⑨桃园英歌队,⑩海兴英歌队。
随着礼炮声响起,二十四节令鼓表演预热后,10支参演英歌队伍500名队员随着激昂的锣鼓声闪亮登场。
英歌舞沙滩汇演正式开始,首先是标识为红队的2、4、7、9队开始展演,其他各队列队敲击手中的英歌槌作为呼应;接着是标识为黄队的1、3、5、6、8、10队开始展演,其他各队列队敲击手中的英歌槌作为呼应。每次表演时间都是8分钟。只见舞者们手持英歌槌,快速翻转叩击,清脆的声响此起彼伏。他们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每一步都充满力量,仿佛能踏碎一切阻碍。呐喊声如雷贯耳,响彻四方,彰显出无比的豪迈气概。他们以热烈而奔放的舞姿尽情挥洒,磅礴豪迈的气势如汹涌的浪潮扑面而来。
红队、黄队表演完之后,所有英歌队员再次列队,随后分成二路,开始“双龙出海”巡游。潮阳英歌舞的槌法繁多,有旋槌、单槌、双槌,还分单打、双打、三面打、四面打等。招式也有20余套,并且变换出如“双龙出海”、“田螺悉”、“麦穗花”、“双金钱”“打四门”等各种队形。每种阵法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象征意义,“双龙出海”寓意着繁荣、发展和好运,此次的沙滩英歌舞汇演就为大家呈现“双龙出海”队形,以此祝福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潮阳人民“团结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在这一刻被生动呈现,让人深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无穷魅力与顽强生命力。一旁的游客们纷纷举起手机相机,急切地想要捕捉每一个精彩瞬间。他们的眼神中满是兴奋与崇敬,仿佛在感受着那融入血脉深处的英雄气概,以及喷薄而出的满腔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