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了《广东省 城市建设领域可复制推广典型案例(第二批—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的通知,收集和汇编了我省一批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的典型案例,龙湖区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区城市儿童友好建设路径,全面推进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被汇编在内并在全省推广学习。全文如下:
“沉寂”空间变身“童趣”乐园
一、背景情况
为进一步推动省级儿童友好示范区建设,构建“家门口”儿童美好生活圈,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龙湖区瞄定“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大力推动公共服务设施适儿化改造,不断完善社区儿童友好空间,让“沉寂”空间变身“童趣”乐园,形成具有龙湖特色的幸福标杆。
二、主要做法
一是引领式绘就儿童友好蓝图。龙湖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省级儿童友好示范区建设工作,专门印发示范区建设三年实施方案,每年年初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积极搭建联动机制,以大局面统领小局面。如区妇联与区农业农村局合作推进“儿童友好+美丽庭院”建设,以家庭“小美”推动城乡“大美”。区妇联与区住建局合作,推进老旧小区适儿化改造,配备多套儿童游乐设施,打造社区儿童“游戏角落”。
二是重塑式打造儿童友好空间。通过对街道社区闲置公共服务用房、架空层、户外长廊、边角地等空间进行适儿化“微改造”、“微提升”以及引进第三方将社区闲置资产盘活为红色文旅景点,最大限度激活了各个公共服务设施效能。在全区10个街道建设儿童友好之家,实现全覆盖。在龙腾街道(省级儿童友好街道)建成10处社区儿童友好空间,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采用“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会资源”方式,常态化提供各类儿童服务活动,2023年以来,先后举办了“社区运动会”“草地音乐会”“红色课堂”“非遗课堂”“海邻学堂”“普法课堂”“儿童公益国学堂”近100场次,受益儿童5000多人次,形成一个“花式宠娃”15分钟儿童友好生活圈。
“海邻课堂”——儿童模拟法庭
三是延链式培育儿童友好品牌。链接群团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公益慈善资源、社区社会组织、高校专家团队、志愿者协会等团队,组成一支儿童综合服务队伍。在机关单位开展“职工儿童友好之家”试点,解决干部职工幼托后顾之忧;组织中医药文化系列活动,让少年儿童零距离接触中医药传统文化;举办儿童模拟法庭,通过模拟真实的法庭场景,让孩子们了解法庭程序和法律知识;开展“绿美龙湖研学行”系列活动,通过组织少儿到龙湖区红色景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研学,了解革命历史,激发爱国情怀,进一步加大“百千万工程”宣传效度。
四是项目化运作丰富儿童友好内涵。搭建“互融共建共享”的服务网络,让更多公共文化服务加入到儿童的“生活圈”。常态化开展红色电影进社区、乒乓球和篮球公益训练营等文体活动,常态化推进普法宣传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关爱服务等等。引入第三方社会机构,形成“海邻课堂”、“国学堂”等品牌。依托“青少年关爱联盟”、“公益夜市”等载体,吸纳更多企业、商铺、教育机构加入关爱未成年人行列。打造“党建示范带”,鼓励条件成熟的物业小区成立党支部,充分发挥央企、国企等房地产资源优势,打造小区室内多功能“儿童友好之家”、户外儿童乐园、青少年普法教育基地等等,实现政企“场地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等良好格局。
儿童游乐园
三、取得成效
一是制度创新,营造儿童友好氛围。在全市率先建立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多部门联动机制,编印《多部门反家暴合作工作手册》《反家暴法律知识汇编》;聘任首批家庭观察员,做好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氛围。
二是资源共享,打造儿童友好示范。面对资金紧张状况,整合多方资源,创新合作模式,共同推动儿童友好之家建设项目高效完成。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争取上级资金近120万元,打造10个儿童友好之家(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示范点,实现辖区街道全覆盖。
三是优化服务,搭建儿童友好环境。在各街道儿童友好之家建设一支由儿童主任、专业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和志愿者组成的专业化服务团队,并编制规章管理制度和活动计划安排。深挖街道红色革命、自然、历史等地方特色资源,贴近儿童及其家庭需求精准服务,为儿童提供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成长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