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和第十届世界潮商大会将在潮人故乡——汕头举办。届时,海内外潮籍乡亲将共叙乡情、共话发展。近日,汕头融媒记者专程前往广州,采访潮籍著名画家、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许钦松先生,就“两大盛会”在家乡汕头举办畅谈感受,并结合潮汕多彩文化,就如何做好“文化引侨”建言献策。
潮汕文化的影响无声而深远
许钦松是中国当代画坛著名山水画家。他出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在澄海隆都樟籍村一户普通家庭长大。青年时代,他以黑白木刻《个个都是铁肩膀》在版画界崛起,之后又以刀刻山水的鲜明特色,创新开辟出一片山水画的广阔天地。从事美术创作将近50年,他创作了多幅享誉海内外的优秀作品,笔下的山水雄浑磅礴、壮阔博大。2007年,他为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的外厅创作巨幅作品《南粤春晓》。
▲南粤春晓
俗话说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
潮汕人因海而生、向海图强
潮汕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
作为从潮汕大地走出来的潮籍著名画家,底蕴深厚的潮汕文化对他一生的影响无声而深远。在许钦松印象中,家乡风光旖旎,海潮静谧,一片田园风光。童年记忆里有潮绣、木雕、潮剧、工夫茶、潮菜……这些潮汕地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潮汕地区的文化哺育了我,为我艺术上的成长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源源不断的营养来源。这种文化滋养使我走上艺术道路,推动我去攀登、去成长。”对于许钦松来说,年幼时,艺术的种子在不经意间便已埋下心中。
“潮汕文化对我的影响,非常重要。我小时候妈妈非常喜欢看潮剧,除了本村里演潮剧,她还会带我走好远的路去隔壁村看潮剧。”许钦松说,从小耳濡目染潮剧艺术,虽然当时年纪小,无法理解戏剧中表现的人物故事,但对潮剧戏服和人物装扮非常感兴趣,这些都成为他画画的素材,潮汕文化已在心中刻下深深的印记。
▲汕头市潮剧艺术博物馆让更多人近距离接触和了解潮剧。
许钦松认为,一个画家的成长之路,第一阶段是童年时需要社会氛围的熏陶,以及美术教育的启蒙与引导,“我成长在潮汕地区,并且周围有很多民间文化、民俗文化、民间美术的熏陶,使我对艺术越来越喜欢,能够往前发展,这是很重要的来源。”许钦松谈及潮汕多彩文化深有感触。
潮汕人的根永远都在家乡
今年
“两大盛会”将在汕头举办
海内外众多乡亲
将回归故里、寻根圆梦
汕头作为著名侨乡,不仅拥有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侨人脉,底蕴深厚的潮汕文化让侨胞们留存着深深的乡愁记忆。
“家乡人无论走多远,根永远都在家乡,在潮汕地区。这里体现了根性文化的特性。即使华侨到了其他地方之后落地生根,但潮汕人的家庭文化教养,会影响到一代代潮人用家乡文化传承。”在许钦松看来,无论是海内的潮汕后代,还是国外潮商,都热爱家乡,潮汕人勤奋的品质永远存在,且越来越凸显。随着家乡建设的不断改进,中国的生活越来越红火,中华民族在世界地位越来越高,漂泊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潮人的自信心也日益高涨。
▲潮博馆主雕塑《潮汕赋》。
“世界各地的潮人潮商很快就要汇集在此,为汕头的建设献计出力,托举起汕头的未来,这是非常好的事情。我作为一位离开家乡50多年的老艺术家,非常激动。”作为潮汕人,许钦松一直情系家乡发展,热心家乡文化事业,得悉“两大盛会”将在家乡举办,他曾亲自到在建的国际会展中心,为创作画作实地参观,并为大会创作了一幅画,名为《岭东潮声》。他笑言:“开幕时大家可以看到我的画,感受画中我对故乡的感情,让我们共同迎接‘两大盛会’的到来。”
期盼尽快编辑
《潮汕文库》文化工程
潮汕文化在前二、三十年甚至更久的历史发展时期,形成了非常完备的潮汕文化体系,这种文化成为了沉甸甸的传统文化。潮汕民俗文化繁多,作为一个自小听着韩江水声长大的潮汕人,许钦松对于潮汕民俗文化再熟悉不过,他建议,要尽快组织编辑《潮汕文库》书籍的文化工程,整理、出版各个种类丰硕的历史文化成果作为传承。
“年轻一辈要对老祖宗的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才有可能论及发展创造。”许钦松认为,在潮汕这片热土上,潮汕文化非常重要,“潮汕人在成长中,即使家在广州、北京、上海,家族文化的根一定也必须强化,以便后代子孙得到认可和认知。”
▲汕头英歌舞火出圈。
许钦松说,有些后代开始不懂潮汕话,听起来非常吃力。如果连地方语言都无法继承,那么还谈何继承丰富多彩的潮汕传统文化?“因此,我在此呼吁所有潮汕人一定要重视对后代子孙的培养,从语言做起,对老祖宗的文化进行更多传播,让年轻人接受和热爱,并且由年轻人弘扬创新,使其生生不息、繁荣昌盛。”
“相信今年‘两大盛会’一定会使潮汕文化发扬光大走向世界,并为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持续扩大贡献独特的力量。”对“两大盛会”的成功举办,许钦松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