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密的古榕独木成林、雄伟壮观的古祠堂彰显名臣功绩、绿树成荫的体育公园、还有路边一个个凉亭……这就是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濠江区葛陈。葛陈社区正锚定乡村振兴目标,紧紧抓住实施“百千万工程”机遇,聚焦秀美自然人文景观,深挖本土文化底蕴,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新农村。
独木成林 腰佝松成濠江地标
俗话说,独木难成林,但在这里却是独木成林——濠江区葛陈和葛朱交界处,比邻濠江,有一棵有着近600年树龄的古榕树,当地称为“腰佝松”(潮汕方言,腰佝即是驼背的意思)。这棵树四季常青,枝叶婆娑,树荫覆盖面积近10亩。
树荫覆盖近十亩的腰佝松
从磊广大道旁的葛陈村牌坊进去,沿途就有路标,不到5分钟就可以到达。这棵古树枝叶繁茂,根系发达,硕大的树冠酷似一座起伏的绿色山峦,横斜伸展的树干上长满密密麻麻的气生根,根须垂直下探到地面而落地生根,又变成新的躯干,柱根相连、柱枝相托,形成独木成林的奇观。古榕有一段传奇故事:据传,树下长眠着一位战功赫赫的明代将军,当年因随郑成功收复台湾,途经此地时病逝,郑成功命人将他埋于古榕之下。从此,将军守望濠江,保佑村里百姓岁岁平安。后来,当地人为了纪念这位将军,就在树下建庙。
据介绍,古时候这里还是航海人的“航标”,在江上远远见到“腰佝松”,就知道已到了濠城,很多人会上岸到榕树下休憩,并饮上一口井水提神解渴。数百年来,古榕树与村民祸福与共,融入了百姓生活。为了保护历史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葛陈社区乡贤们投入500多万元,对腰佝松进行围护,同时配套石桌椅,周边补植花木,整修往腰佝松的必经路径,并配套灯光和监控设施。如今,经过当地社区的保护和升级改造,这棵大榕树及周围环境已经建成一个休闲广场,小鸟在树上鸣叫,人们在树下乘凉、喝茶、唱曲,非常惬意!
杀鳄护民 陈尧佐祠堂留声
祠堂是纪念先祖、连结亲情的重要场所,在潮汕地区随处可见。而葛陈刚刚扩建完成的祠堂在潮汕地区堪称独一无二,这座祠堂占地约6000平方米,画栋雕梁,气势雄伟壮观,更让葛陈人骄傲的是,祠堂里供奉的是北宋宰相陈尧佐。陈尧佐不仅官居一品,更是一位足以与韩文公比美的圣贤。
据有关史料记载,陈尧佐(963-1044),字希元,四川阆中县人。宋太宗端拱元年(988)中进士,宋真宗咸平二年(999),他上书指责时弊而被贬为潮州通判。陈尧佐到潮后,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在各地开办学校,又不辞劳苦地动员民间家庭把孩子送到学堂读书,并引荐林从周、许申、黄程等潮籍英才。通过陈尧佐的努力,潮州的文化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咸平三年(1000)夏天,韩江上游又出现鳄鱼吃人事件,陈尧佐得知后决心组织吏民除鳄。当时有人建议他学韩文公写一篇祭文,杀猪羊到溪边去祭鳄鱼。陈尧佐说,我没有韩文公德高望重,文学修养也不如韩愈,写不出《祭鳄鱼文》那么好的文章。我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抓捕鳄鱼杀掉。于是,他组织勇士用捕网把鳄鱼捕捉,随后叫人把鳄鱼抬到街市示众,写了一篇《戮鳄鱼文》,宣布了恶鳄的罪状后,把鳄鱼当众杀死。至此,潮州鳄鱼之患得除。
陈尧佐治潮一年多后被召回京,后逐步由谏议大夫迁升为宰相。他在潮期间为潮民办了不少实事,深得潮人的赞赏和追念,人们在韩文公祠里祭祀他,立名在“十相留声”牌坊中。
陈尧佐第十世孙陈贤叟,于明朝永乐五年(1407)到濠江区葛陈村开基创祖,裔孙分衍潮阳棉城水门,潮阳海门,濠江东陇、葛州、广澳、三联、马滘等。
宜居宜游 打造“乡贤回归工程”
行走在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的葛陈社区,目之所及,除了新建的农民公寓、新改造的社区广场,还有一条条新铺设水泥路面的村道。近年来,葛陈社区先后投入超1亿元,对15条社区道路进行升级改造,并配套LED路灯、樟木绿化、给排水、视频监控等设施。特别是自“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启动以来,葛陈社区打造“乡贤回归工程”,与乡贤建筑业企业及智库人才建立结对帮扶机制,探索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加快推进葛陈农村住宅楼华园豪庭项目及社区铁马闸污水处理一体化设施及周边道路环境升级改造项目;并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及完成了高速路口周边环境品质提升项目的拆迁工作,使整个辖区的环境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