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致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传承。龙年正月以来,汕头各地的年俗文化活动持续不断,火爆网络,数以万计的年轻人被“圈粉”,一批批年轻人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其中,在“新旧”的激情碰撞中,诠释着潮汕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一时间,潮汕传统文化成为引领潮流的新时尚。
舞火龙、赛大猪、跳英歌、营标旗、打锣鼓...... 龙年正月以来,汕头人将古老的民俗文化融入过年的盛情中,这些“又炫又燃”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给市民游客带来多重的感官盛宴,并随着网络传播,火遍海内外。游客们纷纷表示,感觉潮汕地区整个正月都在过年,很有年味。当地的文化、英歌舞的魅力、服装的色彩,都很棒。很希望能再看更多的表演。
潮汕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寄托着潮汕人民对先辈的敬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中华战舞”英歌舞,讲述的是梁山好汉的故事,展现的是潮汕人民勇于拼搏、敢闯敢拼的精神品格;南澳渔灯赛会表达海岛人民丰收的喜悦;从南宋延续至今的澄海“赛大猪”寄托着人民对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美好向往。潮汕人民欢度佳节、祈求平安、期盼丰年的心愿,在这些民俗文化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同样在每一位国人心中引起强烈的共鸣和回响。
澄海区冠山社区老年人协会理事林临兴表示,冠山社区“赛大猪”的盛会展现的是一种团结氛围,能够促进祠堂内部的团结和乡情。“潮汕的文化一直都在民间的生活,就跟土地紧紧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才能够代代相传。在这个视频的时代 ,它终于得到了一个引爆点。”二十四节令鼓创意人 南方大学学院文化委员会主席陈再藩说道。
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年轻人逐渐成为主角,他们的深度参与,让这些传统民俗活动充满朝气和活力,“吸粉无数”的潮阳区西门女子英歌队就以她们柔中带刚的表演、青春自信的笑容打动无数网友。担任队伍“头槌”的是年仅16岁的郑梓欣。
潮阳西门女子英歌队头槌队员郑梓欣坦言,英歌的动作做到位需要很大的力气,所以练起来也会比较累。但从中学到了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放弃的精神。
从不足10岁的“小时迁”,温柔大方的“花篮妹妹”,再到小公园身着汉服观赏游园的年轻人,这些与时俱进的“新生代”的加入,让潮汕文化越来越潮流与时尚。
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国际潮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林伦伦说:“今年,我们看英歌舞也好,还有少年英歌队15岁的少年也好,他们都成了网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植入潮汕人的DNA之中,从他们的一言一行、 一饮一着 ,都体现了文化的精华。这个必须长带幼来传承下来,从小就从心灵的沃土种下爱国爱乡的种子。”
“感觉这些文化越来越年轻化了,年轻人的加入让它有了创新的发展,同时也吸引了我们新的年轻一代去感悟它。”一名游客向记者说道。
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血脉觉醒”的潮汕新生代,用青春洋溢的表达方式,展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也承担文化传承的自觉。标旗队队员陈泽帆说:“能让年轻人都回来,这是潮汕文化的一种魅力。让在外的游子可以更加有勇气去闯荡世界,让在家的我们可以更加踏实地创造生活,所以我非常喜欢潮汕传统文化。”
汕头大学学生二十四节令鼓队队长廖思林告诉记者,他希望自己可以保持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做新一代的追梦人,将二十四节令鼓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