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环球时报》刊登了《汕头非遗:视觉与味觉的盛宴》一文,生动呈现汕头的非遗项目潮绣和汕头牛肉丸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原文
译文
在广东汕头,当地人很少用握手的方式招呼客人,他们通常会用一杯 "凤凰单丛 "来欢迎客人,包括陌生人。"凤凰单丛 "是一种芳香的乌龙茶,也是当地的特产。
与省会广州相比,汕头过去是一个开放的商业港口,现在则是一个现代化的三线城市,生活节奏缓慢得多。
纺织品上的雕塑
整天待在工作室里整理丝线是洪裕静的日常工作之一。
现年57岁的汕头本地人、市级非遗项目“潮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洪裕静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她从5岁起就开始练习潮绣。
潮绣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起源于唐朝(618-907年),盛行于潮汕地区,即揭阳、潮州和汕头三市。
与苏绣的细腻和蜀绣的光滑不同,潮绣的特点是色彩鲜艳,尤其是红色和黑色较为突出。洪裕静强调,潮绣具有两大特点:对于“金线”的使用和 "3D视觉美学"。
例如,在描绘鲤鱼的作品中,洪裕静巧妙地使用了深浅不一的橙色、红色和粉色桑蚕丝线来描绘鱼身上复杂的鳞片。随后,她又用金线细致地勾勒出鲤鱼的轮廓,展现了潮绣的艺术性和对细节的注重。
动物和中国神话中的神兽(如貔貅)经常出现在潮绣作品中。工匠们采用在绣布下填充棉花和羊毛块等技术来制造浮雕效果,从而增强了作品的 "3D视觉美感"。
潮绣常被称为 "纺织品上的雕塑",不仅受到当地人的推崇,也受到德国等欧洲国家国际爱好者的青睐。
洪裕静告诉《环球时报》记者,2021年,她在柏林当地的一次文化交流活动中结识了一群德国学生。
她的艺术让孩子们看到了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她在一位德国艺术家的腰带上绣上一朵小花,潮绣就成了友谊的象征,彰显了潮绣的世界魅力,成为促进不同文化沟通理解的渠道。
“那些孩子和家长想要学习潮绣的愿望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后来他们的学校‘破格’允许孩子们使用针。”洪裕静回忆说。潮绣真正彰显了 "精致典雅 "的中国风格。
200万到2亿
来到汕头的游客一定不能错过品尝当地手工制作的“砰砰”捶打的牛肉丸。
与工业化生产的牛肉丸不同,汕头牛肉丸是纯手工制作。只用一些基本的工具,比如砧板,熟练的厨师就会用几个小时将一大块生牛肉捶得鲜嫩无比。
市级非遗项目“汕头牛肉丸制作技艺”市级传承人陈志斌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从1997年就开始从事牛肉丸制作,将2.5公斤牛肉捶打30分钟,只能做出约20个牛肉丸。
当地人对这一手工技艺传承的执着,陈志斌是个很好的例子。
尽管年轻一代在继续手工、劳动密集型做法方面面临挑战,但陈志斌仍致力于维护潮汕牛肉丸的文化传统。
潮汕牛肉丸最初是皇家美食,如今已发展成为汕头地方特色、文化旅游和经济增长的象征。陈志斌的企业——潮庭食品加工公司,在保持传统工艺精髓的同时,也代表着向工业化的转变。
陈志斌说,如今潮菜已从单纯的食品转变为汕头文化旅游乃至经济增长的支柱。
2023年1月至9月,汕头市累计出口农产品41.6亿元(约合5.54亿美元),牛肉丸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深受泰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欢迎。
早在2015年初,汕头每天出口牛肉丸约4万公斤,为全市带来约15亿元的年总产值。
如今,这家企业不仅有牛肉丸加工厂,还有多家同名的加盟餐厅,不到20年的时间,产值从200万元提升到2亿元。
“把小作坊变成产业化经营,是我们延续牛肉丸文化的必要条件。它迎合了现代社会的运作方式,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分享我们的集体文化记忆,"陈志斌告诉《环球时报》记者。
注:译文来自网络翻译,仅供参考
近年来,汕头深入挖掘非遗文化资源,致力形成具有汕头特色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在非遗技艺与本土地方文化相结合方面做足文章,不断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引导力度,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由静态传承向活态教学转变,推动非遗走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