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鲜花飘香,赓续薪火相传。1月22日至24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2021级多剧种本科班(潮剧)汕头教学实践基地剧目教学成果汇报演出在汕头文化艺术学校举行。28名中国戏曲学院首届潮剧本科班学生,用满台生辉的精彩演出,集中展示3年学习成果,以及汕头潮剧艺术薪火相传、守正创新的累累硕果。
精彩节目吸引不少市民前来观看
1月22日晚,首场教学成果汇报演出带来《闹钗》《芦林会》《赵宠写状》《泼水成亲》《包公赔情》《三击掌》《剌梁骥》等7个潮剧传统剧目。饰演《包公赔情》中包拯一角的陈伟强,就读国戏前已是广东潮剧院一名潮剧演员。经历3年学习,他再次参演这一经典剧目,对角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演员正在台上表演剧目《赵宠写状》
中国戏曲学院潮剧专业学生、广东潮剧院一团演员陈伟强说:“这一次再来学,让我夯实了基础,如我们潮剧传统的一些表演程式,还有潮剧的一些特殊唱念。读国戏之前,我已经在单位工作十几年了,在中国戏曲的最高学府中国戏曲学院学习,大大拓宽了我的艺术视野,也能在最高学府学到更规范的程式表演与更高层次的理论知识,再结合我平时在单位演的戏,感觉我从人物理解、程式表演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舞台上,新生代潮剧演员字正腔圆的唱腔、英俊俏丽的形象,让潮剧经典剧目绽放更迷人的光彩,赢得潮剧老艺术家和国戏教师的一致肯定。
演员正在台上表演剧目《三击掌》
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潮剧剧目教学传承教师郑健英说:“我觉得他们各个剧目的老师都很认真,而且这些同学的行当是什么、怎么唱、怎么念,都有比较具体的、详细的学习,对人物的理解还是提高了很多。”
中国戏曲学院是中国戏曲教育的最高学府,截至目前已为38个地方剧种举办表演本科班。根据教学要求和安排,潮剧本科班学生在完成国戏两年的学习后,从2023年秋季学期开始,在汕头文化艺术学校开展为期一年的潮剧剧目教学学习。多位潮剧名家、老艺术家、潮乐名师以及汕头文化艺术学校青年教师担任潮剧传承教师、器乐导师和艺术顾问等,进一步提升学生表演能力和演奏水平。
演员正在台上表演剧目《包公赔情》
中国戏曲学院潮剧专业学生罗樱梓说:“到国戏学习对我最大的影响是,系统化、科学化、细致化规范我们每个人身上的基本功,在国戏学习的不仅仅只有戏曲,而且传递给我们一种文化自信的使命和责任,我希望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在潮剧领域里多发一份热、多出一份光。”
中国戏曲学院潮剧专业学生戴淑刁说:“老师在传授的过程中经常教导我要守住潮剧的根。我是花旦,传统的一些程式都学到了很多,觉得京剧的严谨、规范,昆曲的柔美,这些我们都可以借鉴到潮剧表演上来,这些表演都是共通的,给我们今后的表演创作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市委市政府和中国戏曲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广东潮剧院、汕头文化艺术学校设立中国戏曲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合作举办中国戏曲学院潮剧本科班,28名潮剧学子进入中国戏曲教育最高学府,实现潮剧全日制本科教育零的突破,这是汕头培养高层次潮剧艺术人才、实施潮剧振兴工程的重要实践。
著名潮剧编剧、潮剧剧目教学艺术顾问沈湘渠说:“我认为中国戏曲学院这一次的本科班,教学安排很有战略眼光,也有结合实际。国戏教学安排就在第三学年,安排这些学生回过头来专门来学传统的戏,就是本剧种的戏,这是很要紧的。现在随着老艺人一代一代老去,有些剧目已经失传了,他们邀请了几位已经退休多年的老艺术家担任课程导师,这样既是完成教学任务,又是一次抢救性的传承。”
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主任、教授姚志强说:“孩子们的成长非常迅速,更加规范、更加专业、更加有示范性有引领性,在明年,我们希望同学们共同打造一部创作性的作品,到广东、到北京进行展演。潮剧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我们非常希望能够向多剧种去学习,也希望能够在这种教学和人才之间的互动,形成一个剧种跟剧目之间的互动、相互学习,使他们能够保留原汁原味地域化的剧种特色的同时,更加规范、更加丰富、更好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