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定潮剧艺术人才办学自信,推动潮剧潮乐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更加自觉地推动潮剧艺术振兴工程,培养潮剧艺术新苗,近日,汕头文化艺术学校在艺林实验剧场举办“小梅初绽 芬芳满园”——潮剧潮乐专业教学成果展演活动。
为了这次展演,汕头文化艺术学校的同学们精心准备,希望将最好的表演献给首都观众,让大家可以感受到潮剧潮州音乐的独特魅力。我们也在年轻传承者的身上,见到潮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无穷的发展潜力。
如何做好潮剧艺术的传承发展与改革创新?汕头正在积极实践中探索新路,让这门古老艺术绽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潮剧被誉为“南国鲜花”,迄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是中国十大地方剧种之一,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加强对潮剧的保护传承,以戏为媒、以戏为桥,充分发挥潮剧汇侨聚侨的魅力,用乡音凝结乡情,有力推动潮剧文化乃至潮汕文化的海外传播,在海内外潮人间架起一座更为紧密的文化“连心桥”,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中外民心沟通作出积极贡献。
2021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了《汕头市潮剧保护传承条例》,致力于建设一批潮剧名家工作室、打造一批戏曲传承基地、培育一批潮剧领军人才、创作一批潮剧名家名戏。今年汕头市也正式启动实施潮剧振兴工程,将以更大的政策力度扶持剧目创作生产,培育潮剧名师名家,推进对外交流传播。
在潮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我市通过与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高等院校联合办学,开设了全日制潮剧本科班、高等继续教育本科学历班,集中培育高素质潮剧传承人才,推动潮剧艺术的传承、创新、发展。
去年,汕头大学与广东潮剧院联合主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首届国际潮剧文化研修班”。今年5月21日,第二届国际潮剧文化研修班”在广东潮剧院开班。据悉,研修班以国际潮剧文化为主要研修内容,为非遗潮剧传承人传授技艺、拓展视野、提升修养,对推动潮剧艺术传承具有重大学术意义,是潮剧史上第一个国际文化专项研修活动。
日前,入选中国戏剧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的潮剧电影《东吴郡主》在北京怀柔影视基地杀青。这也是潮剧史上的首部数字电影。电影《东吴郡主》借助科技手段,将潮剧这一古老地方剧种与数字技术完美结合,把唱念做舞的戏曲魅力生动而强化地展现出来,打造一部新时代戏曲电影精品力作,让戏迷再次感受潮剧银幕的独特魅力,大大提升潮剧艺术传播力、影响力、吸引力,留住潮汕文化根脉。
为扩大潮剧在全国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以潮剧巡演加强文化交流互鉴,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广东潮剧院一团团长林燕云同志将携获奖潮剧《李商隐》《绣虎》进行全国巡演。首站将于5月30日晚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演出。
潮剧是潮汕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有力见证,随着潮人的足迹传播到世界各地,已成为海内外潮汕人身份认同的鲜明印记、人文交流的重要媒介,是连结海内外潮籍华侨华人的重要精神纽带。在不断地传承、保护、弘扬、振兴中,潮剧这颗璀璨的珍珠,正绽放出全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