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广东 > 正文

新华每日电讯|潮汕英歌“火出圈”!“中华战舞”闹岭南

0
分享至

特定步伐配合“咚咚锵、咚咚锵”的锣鼓节奏,古装扮相的表演者手里的舞槌上下翻飞,对敲而舞,鼓声、吼声交织,铿锵有力,气势如虹。

这是潮汕地区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的英歌舞。今年春节期间,英歌舞“火出了圈”,本地群众和四方游客掌声雷动,相关视频在多个网络平台热传,甚至有人不远千里驱车到潮汕乡村“现场看一眼英歌”。

这种流行于广东汕头、揭阳、潮州、汕尾等潮汕地区的传统艺术,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因其“又老又潮”,被不少网友称为“民间街舞”“中华战舞”。

在有人感慨“年味变淡”的当下,英歌舞正顽强地展现出传统文化的另一种生命力。

英歌之魅

英歌舞还火到了国外。1月22日,为庆祝农历春节,泰国春武里府帕那尼空县的一家购物中心组织了一场英歌舞表演,当地40多人组成的表演队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驻足观看

英歌舞今春有多火?

“又炫又燃”“传统文化氛围真浓厚”“下次春节想去潮汕地区了,不为别的,只想看英歌舞”……在各种社交媒体和移动平台上,曾经的地方舞蹈英歌舞迅速蹿红,与英歌相关的话题和视频“霸屏”各大网络平台。

春节期间,慕名前来观看“肥蛇”表演的游客从山东、吉林、北京、安徽等地,来到汕头市潮阳区铜盂镇老溪西社区。

老溪西乡英歌队队员陈志辉身材健硕,在英歌队的最前排舞蛇领队,故被网友赠以绰号“肥蛇”。陈志辉告诉记者,春节前他的抖音粉丝数只有两三千人,过完年粉丝数量涨了将近十倍,甚至有粉丝从浙江驱车千余公里赶来找他合影。

正月初一上午,汕头市潮阳区文光塔广场锣鼓喧天,众多青年敲槌迈步。他们矫健的身姿、豪迈的气势,吸引了不少过路游客。

“非常精彩,第一次看英歌舞表演,觉得很新奇。这个习俗挺好的,今天带我的小孩子一起来看,也让他感受一下这边的文化。”江西游客吴先生说。

潮州市潮安区即将参加演出的文里英歌队在夜间进行排练。即使演员没有带妆上阵,还是有不少市民围观。粗犷多变的步伐、漂亮灵动的槌花让观众目不暇接,现场响起阵阵掌声。

英歌舞还火到了国外。1月22日,为庆祝农历春节,泰国春武里府帕那尼空县的一家购物中心组织了一场英歌舞表演,当地40多人组成的表演队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驻足观看。

在网上流传的英歌舞短视频下方,有网友评论道:“这才是中国传统节日该有的样子,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承。”

来自吉林省吉林市的游客张学萍带着全家到潮汕地区过年。看完英歌舞、回到吉林之后的他依然意犹未尽,给陈志辉发信息感慨说,英歌队“保护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跳出了英歌舞的灵魂”。

张学萍7岁的孩子还录制了一段视频发给自己的“偶像”。他摆出英歌舞的姿势说:“亲爱的‘肥蛇’叔叔,我看了你的英歌舞,你跳得真好,我要回家了,以后我还来!”

英歌之源

已经成为民间和学界主流共识的是,当代英歌舞与《水浒传》故事紧密相关

英歌舞“南舞北相”令人称奇,给人印象“温和婉约”的岭南,为何产生如此威猛豪迈的“民间街舞”?

英歌舞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其产生、发展、演变过程较少文字记载,有籍可考的历史不过四五百年,其源头有许多不同版本。

据《潮阳县志》记载,“从明代开始,潮阳始有英歌”。《潮汕民俗大典》列举了几种英歌舞由来的说法,包括由古代祭祀仪式傩舞进化而来,由山东大鼓子秧歌等戏曲演化而来,为反抗官府豪强而创编用于传武习艺而来等。

也有学者认为,“南舞北相”的英歌舞是中原文明向南传播与岭南本土文化结合的产物。相传南宋时期中原军队南下,将山东鼓子秧歌和凤阳花鼓等北方秧歌带到今天的潮汕地区,在与当地文化融合之后形成了英歌舞。

“农者春时数十辈插秧田中,命一人挝鼓,每鼓一巡群歌竞作,连日不绝,名曰‘秧歌’”,这是清顺治潮州知府吴颖《潮州风俗考》中的记载。有人认为,秧歌的“秧”在潮汕方言中与“英”字相近,在民间辗转流传,久而久之便转化为“英歌”。

大部分研究者倾向于认为,英歌舞并无单一起源,这些来由都可能是其在漫长历史中变化发展的一部分。以潮阳英歌为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公开资料显示,当地英歌是汉族民间广场舞蹈和傩文化形态的延续,在延续中有一定变化,至明代吸收北方大鼓子秧歌,逐渐演化为英歌舞,成为潮阳地区一种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民间舞蹈艺术。

汕头市潮阳区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翁木顺说,从演员面具脸谱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端倪——早年的脸谱和傩舞相似,后来戏剧角色占据了主流,如今则主要借鉴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

已经成为民间和学界主流共识的是,当代英歌舞与《水浒传》故事紧密相关。民国时期曾任潮州文献馆主任的翁辉东辑录:“潮州有唱秧歌之戏,每春二三月,乡社游神,常常见之……观现在秧歌之游唱,其前导有灯笼,榜曰‘大闹花灯’,次饰水浒传梁山泊好汉多人,最多者符一百零八人之数,敷演假庆闹元宵,攻大名府故事。”

如今,潮汕地区英歌队舞者多为双数,或36人、或72人,最多曾至108人,表演时每人手执一对彩色木棒,配合锣鼓点和吆喝,挥动双棒交错翻转叩击,边走边舞。

潮阳区铜盂镇老溪西英歌队始建于1984年。该英歌队教练陈宋琪说,英歌队常以36人为演出队伍编制,对应《水浒传》中的“三十六天罡”,主要展现小说故事中梁山英雄攻打大名府的过程。

很多初看英歌舞的观众心中都有不少问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问题是,“领队扮演的是什么人?手里拿条黑白相间、能屈能伸的是什么东西?做什么用?”

原来,领队扮演的是《水浒传》里的“时迁”,手里拿的物件是“蛇”。陈志辉说,扮演“时迁”的他首发探路,相当于整个英歌队的“灵魂”。之后便是“头槌”“二槌”“三槌”“四槌”,分别扮演李逵、关胜、鲁智深、武松,摆出猛虎下山的动作。此后“梁山好汉”依次出场亮相,变换出攻城战阵的各种队形,如“双龙出海”“四虎并驱”“粉蝶采花”等。

在汕头潮阳、揭阳普宁、汕尾陆丰等地,许多镇街都有英歌队,有些镇甚至同时拥有几支不同风格或不同年龄结构的英歌队伍。仅潮阳一区,就至少有上百支英歌舞队。

不同镇街的英歌舞表演风格、角色分配都略有差异,但表演几乎都取材于梁山好汉故事,其动作威猛阳刚、服饰色彩鲜艳、音乐热闹欢快。翁木顺说,英歌舞表演以刚劲、奔放的舞姿,构成了威武、豪迈的气势,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在潮汕人眼里,英歌就是英雄的化身、吉祥的象征。”

气势磅礴,威武奔放,充满阳刚之气,威猛不逊北方安塞腰鼓,“这才是‘中华战舞’!”网友不吝如此评价潮汕英歌舞。

英歌之技

英歌舞表演时长不一,有的大型节庆活动会持续整个白天。这不仅对演员的体力是巨大的挑战,也对演员的基本功和团队配合默契程度提出了很高要求

每逢农历新年和民俗节庆,潮汕地区“跳英歌”便迎来高峰。

英歌舞表演时长不一,有的大型节庆活动会持续整个白天。这不仅对演员的体力是巨大的挑战,也对每个演员的基本功和团队的配合默契程度提出了很高要求。

潮汕地区英歌队多属民间业余团体,演员均是利用闲暇时间参与排练。潮阳英歌省级传承人、老溪西乡英歌队教练陈宋琪说,队员们白天要上班,基本只能晚上组织练习,夏日广东,夜里温度也会超过30摄氏度,练习过后演员都像水浸过一样,浑身湿透。

英歌舞的基本动作是“舞槌”,舞时每人各执两根被称为“槌”的圆形短木棒,双脚成骑马蹲裆步,提腿向横跃动,双手随锣鼓节奏上下左右对击木棒,头和身体随之自然晃动。

“这些虽然是基本动作,但很不容易练好。”陈宋琪拿起两根槌边敲击边说,以前村里排练场地还没硬底化,排练结束之后,地上的沙子都被汗水浸湿了,湿沙能勾勒出演员排出的队形。

为了一天的“跳英歌”,英歌队至少要练习半年之久。演出当天,队员们凌晨4点钟就要起床去祠堂化妆,几十名演员既要画面具脸谱,又要装扮更衣,有的角色还需要戴上假肚子等道具。天亮后,表演正式开始。英歌队一路走一路跳,中午短暂吃饭休息后,下午还要继续巡游,直到太阳落山方才结束。

“这一路英歌槌打过来,中间不能休息,而且气息不能断,必须一鼓作气把气势打出来。”陈宋琪说。

“肥蛇”陈志辉已有20年练舞的经历,他负责扮演的“时迁”也起到整支队伍指挥者的角色。何时变队形,何时换舞步,都由他根据队伍行进的节奏和环境情况发出指令。

“表演时我嘴里会衔一支哨子,靠吹哨节奏的变化告诉队员们什么时候跑起来、什么时候停下来、什么时候变动作。”陈志辉告诉记者,他手中的道具蛇则是“指挥棒”,为身后的队友提供指引。

“比如我在行进过程中突然停下来,弓步下蹲,蛇头朝下,正在两列行进的队伍就会停下来,变成两人面对面的对槌舞。”陈志辉说。

想舞好英歌,既要不懈坚持,也要有好的道具。除了“时迁”扮演者手中的“蛇”,对其他英歌队员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一副英歌槌了。

潮阳区西门女子英歌队总教练陈坍鹏说,男子英歌槌长约52厘米,两支一副重量一斤半左右。英歌槌要挑选优质木材加以制作,才有足够的硬度和重量,敲击起来声音才更响亮,更能展现英歌舞的恢宏气势。

“英歌槌要连续挥动十几个小时,加上身上戏服、道具的重量,每次演出对演员们都是一次考验。”练习英歌几十年,陈坍鹏的膝盖半月板已经有些磨损,“但演员们毫无怨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家乡的使命感、荣誉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练习的队伍中。”

英歌之变

“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英歌服饰、道具才能不断更新迭代,英歌队才能不断创作出优秀的舞步和动作,辅以更多的传播手段和平台,这是英歌舞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火遍全网背后的深层原因”

大年初一,汕头市潮阳区文光街道,当地首创的男女对打英歌闪亮登场。参演的潮阳西门女子英歌队由54名队员组成,为观众演绎出一场“巾帼不让须眉”的精彩演出。

男子英歌取材于小说《水浒传》,女子英歌同样有自己的历史投射——披红戴绿的刀马旦装束,描绘的是花木兰从军或穆桂英挂帅的故事,体现了“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豪迈气概。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伴随着男女平等思想深入人心,西门女子英歌队应运而生。然而,由于社会经济、历史原因,女子英歌在诞生后不久便陷入停滞。直到2011年,西门社区重新组建女子英歌队,请来健在的老队员指导培训,才让女英歌“血脉”得以赓续。

今年27岁的吴燕花是西门女子英歌队副队长。小时候她在家乡看过英歌舞演出。“非常喜欢英歌舞,那时还在想,为什么只有男生才能跳呢?”听说西门社区招收女英歌队员的消息后,她赶紧报名参与,成为第一届队员。

练习英歌舞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受到潮阳地区家长们的欢迎。西门女子英歌队招收了不少十二三岁至二十来岁的女生,主要在晚上、周末和寒暑假时间进行排练。

为了能长期“跳英歌”“教英歌”,吴燕花辞去了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转行开了一家美甲店。“我实在太喜欢英歌舞了,希望能把传统文化保护好、发扬好,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这门艺术。”吴燕花说,“当老师比较忙,没办法保证每天排练,自己开店时间可以自己控制,我就果断地换了工作。”

“因为热爱,所以创作。”为了更好表现女生的飒爽英姿,吴燕花经常会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一次,她在公园看到一群老人在练习太极,回家就开始调整队形和舞步,创造出一套“回环太极”的新舞步。

在不断的创新中,英歌舞从最初的动作简单、套路单一、阵型单调向动作复杂、套路多样、阵型变化纷繁转变。对英歌服饰也进行了材质和形象改造,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

专家认为,英歌舞的传承创新既离不开民间民俗活动的红火,也离不开经济社会进步的加持。年过七旬、祖籍潮汕的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陈鸿宇感慨,如今的英歌舞比过去好看多了,“跳英歌的招式更丰富,服装更漂亮,阵势更气派。”

陈鸿宇说:“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英歌服饰、道具才能不断更新迭代,英歌队才能不断创作出优秀的舞步和动作,辅以更多的传播手段和平台,这是英歌舞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火遍全网背后的深层原因。”

西门女子英歌队的队员们正将这门源于潮汕的艺术带到各地。就读于广州华商职业学院的大二学生肖静彤和师姐郑媛轩,在大学校园里组建了一个英歌舞社团,她们正期待着开学后的训练。

“我到广州读书后就跟老师商量想组建一支英歌队,现在队伍已经有20多名队员,很多报名的同学来自潮汕以外的地区。”肖静彤说,“相信今年英歌舞的火爆,会让更多人认识到这种传统文化的魅力。”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954年,高岗自杀后,周总理亲自批示,对他后事做了安排

1954年,高岗自杀后,周总理亲自批示,对他后事做了安排

冰点历史
2023-05-29 08:40:01
三艘美航母逼近中国,菲律宾终于有人明白,中国与美国截然不同

三艘美航母逼近中国,菲律宾终于有人明白,中国与美国截然不同

大海军事
2023-05-29 19:21:01
神回复:为什么名人富豪不在乎女方是二婚或多婚,普通人却在乎?

神回复:为什么名人富豪不在乎女方是二婚或多婚,普通人却在乎?

小陆搞笑日常
2023-05-28 18:25:36
公务员绩效奖已被取缔,各地均已停止发放,教师队伍也将跟随?

公务员绩效奖已被取缔,各地均已停止发放,教师队伍也将跟随?

xa艾音乐汇
2023-05-29 20:23:41
长期吃冷的米饭,不仅能降低血糖,还有养胃的作用?有科学依据吗

长期吃冷的米饭,不仅能降低血糖,还有养胃的作用?有科学依据吗

营养time
2023-05-29 12:56:10
台湾会不会武统?卖茶叶蛋的大爷一番神分析,他的观点让我信服

台湾会不会武统?卖茶叶蛋的大爷一番神分析,他的观点让我信服

老段世界观
2023-05-28 10:01:42
NBA三消息,76人签下冠军教头,挽留哈登,詹姆斯重申自己是第一

NBA三消息,76人签下冠军教头,挽留哈登,詹姆斯重申自己是第一

篮球国度
2023-05-30 08:00:10
成都最大的五桂桥车站也要停业了,汽车客运行业真的走入末路了吗

成都最大的五桂桥车站也要停业了,汽车客运行业真的走入末路了吗

易贝汽车
2023-05-29 22:27:29
为了两件大事,国务院领导小组副组长接连赴山东、河南调研

为了两件大事,国务院领导小组副组长接连赴山东、河南调研

政知新媒体
2023-05-28 21:10:26
彭老总错杀袁文才、王佐,为何让毛主席一生都无法释怀,究竟为何

彭老总错杀袁文才、王佐,为何让毛主席一生都无法释怀,究竟为何

老闫侃史
2023-05-29 19:30:03
广东多地官员涉嫌违纪违法,应当严肃对待,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广东多地官员涉嫌违纪违法,应当严肃对待,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丿三秋丶
2023-05-29 19:36:19
美国网友急了,说中国C919飞机,技术太先进了!发动机全是中国造

美国网友急了,说中国C919飞机,技术太先进了!发动机全是中国造

次元君情感
2023-05-29 19:07:25
陈梦讲无缘大满贯原因!丢冠扎心发声:我从没摸过世乒赛女单冠军

陈梦讲无缘大满贯原因!丢冠扎心发声:我从没摸过世乒赛女单冠军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3-05-29 18:42:52
广西:6名区管干部拟任新职

广西:6名区管干部拟任新职

一个认真的写字的人
2023-05-30 00:02:45
海贼王1085话情报:革命军首领龙的能力曝光,D之一族的秘密公布

海贼王1085话情报:革命军首领龙的能力曝光,D之一族的秘密公布

山治看动漫
2023-05-30 00:00:58
又有5名浙江官员被查落马,大快人心,浙江反腐真给力!

又有5名浙江官员被查落马,大快人心,浙江反腐真给力!

小毅讲历史
2023-05-30 00:45:03
一台联合收割机,一年能挣多少钱?会让那么多相关部门眼红

一台联合收割机,一年能挣多少钱?会让那么多相关部门眼红

农业趣闻播报
2023-05-29 13:50:49
遗憾!投资1000亿!西安巨无霸项目官宣“夭折”!

遗憾!投资1000亿!西安巨无霸项目官宣“夭折”!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3-05-29 22:40:40
特斯拉又玩活,Model 3全身大改!自动驾驶硬件升级...售价不到20万

特斯拉又玩活,Model 3全身大改!自动驾驶硬件升级...售价不到20万

极果酷玩
2023-05-29 22:08:51
大乐透23060期井喷开出了20注一等奖,每注奖金580万,花落12省市

大乐透23060期井喷开出了20注一等奖,每注奖金580万,花落12省市

彩彩大神
2023-05-29 23:06:26
2023-05-30 08:36:49

头条要闻

省会市委书记拿鲜花到车站迎接百名博士 背后有深意

头条要闻

省会市委书记拿鲜花到车站迎接百名博士 背后有深意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让三追四?二十年前,他们就差一点点

娱乐要闻

巧合太多!赵露思刘宇宁疑同游迪士尼

科技要闻

ofo创始人美国二次创业陷困境:资金链受阻

汽车要闻

年轻人也爱“老钱”风?静态体验全新凯迪拉克CT6

态度原创

旅游
房产
本地
游戏
健康

旅游要闻

避暑去哪旅行?浙江杭州这个冷门宝藏地

房产要闻

「京投发展·北熙区」二期预计六月初开盘

本地新闻

#网易公益一块屏 全新启航,落地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

亚运会AD疑似为JKL

做到8件事,血管老化慢一些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