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商在汕头展厅参观。
本报讯 (记者刘文钊摄影报道)近日,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以“和美侨乡”为主题的汕头展厅在粤港澳大湾区馆精彩亮相,红头船、小公园、侨批等多种侨乡元素与多彩多姿的非遗文创作品相得益彰,展现了汕头作为著名侨乡的独特魅力,呈现了我市文旅融合发展新成效,吸引不少观众前来打卡交流、共觅合作商机。
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文博会,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七届,每年汇聚海内外10多万种文化创意产业展品、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已成为国内外文化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首展”“首发”“首秀”的“首选地”。作为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首次举办的文博会,采取线下为主、线上同步的方式,主会场共6个展馆12万平方米,并在全市各区设立65个分会场,另设“云上文博会”线上国际馆。展会期间,还举办文化产业相关会议、论坛、洽谈、签约、创意大赛等各类配套活动,发布权威信息,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红头船从樟林古港出发扬帆破浪,一封封侨批汇集而成的图案和过番纪念柱仿佛穿越时空诉说着潮籍侨胞过番的感人故事,承载着海内外潮人乡愁记忆的小公园开埠区以视频、展板、文创作品等形式展现新风采新活力,在汕头展厅,独特浓郁的“侨味”扑面而来,让人领略到潮汕侨文化的特有魅力。
“这次文博会更加突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线,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突出文旅融合和文化消费。”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黄丽凤告诉记者,文博会是文化企业最主要的最佳展示平台,汕头组织了十几家文化企业来参展,其中包括了省级文化产业园区、重点的文旅企业,也有一些非遗项目。通过创新展览的形式和内容,做大做强汕头“侨”字文章,宣传优秀的潮汕文化,展示新时代的文化创意,为企业搭建一个展示、交流、交易的平台,推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全面展示汕头新时代的新作为、新形象和新力量。
记者发现,汕头展厅通过图片喷绘、视频播放、实物展示、现场互动等多种形式加强广泛立体宣传,从多方面多角度充分展示汕头文旅体融合的发展成果和亮点。现场展出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的陶瓷微书、剪纸、蛋雕、金漆画、木雕、沥粉等工艺作品和文创精品,做工之精美,作品之细腻无不令参观者赞叹。而参展的汕头牛肉丸、佛手果、潮汕卤味等代表性的非遗美食,也让人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潮汕风情,受到参观者的青睐。
蛋雕市级非遗传承人陈锐波正在现场演示精湛的蛋雕技法,吸引了现场观众的眼球。“非常荣幸能够来参加这个文博会,我们也看到了非常多的优秀作品,看到了我们国家对手工艺的重视程度。”陈锐波指着一件《玉兔献瑞》作品告诉记者,这次参展他带来多件汕头蛋雕作品,这是特意为兔年完成了一件“蛋中蛋”作品,它里面一个鸡蛋,外面一个鹅蛋,最大的一个难点就是这个鸡蛋怎么把它套到鹅蛋里面去,但从外面完全看不出来怎么塞进去的,作品融合了影雕、镂空、套雕三种技艺。近年来他也创作了七八件侨文化元素的蛋雕作品,包括红头船、北回归线、小公园,还有老市区的一些骑楼建筑。“蛋雕属于一种比较小众的艺术,我希望汕头蛋雕能够通过这次展览,加强同行的交流,让更多人了解汕头蛋雕,了解我们潮汕文化,把潮汕文化推广到全世界。”陈锐波如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