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汕头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汕头预制菜相关产业资源高度整合,12月27日,在市委市政府、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汕头市预制菜产业联合会第一届会员大会(成立大会)召开。预制菜产业联合会的成立,将有利于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加快产业集聚联动发展,推动预制菜全产业链研发成果及技术转化,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擦亮汕头地方品牌形象,实现联农带农富农,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会上,经投票选举得出,谢财喜当选为第一届理事会会长,陈冠华、纪瑞喜当选为常务副会长,杜永铢、丁家辉、马壮欣、李屹、陈嘉宇、郑康荣、许淦麒当选为副会长,杜永铢当选为秘书长。
当前,预制菜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汕头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抢抓机遇,出台利好政策推动“潮汕菜”产业融合发展。今年5月,我市专门出台《汕头市加快推进潮汕菜预制菜产业发展工作措施》,拿出真招实举,传承弘扬潮汕菜(预制菜)餐饮文化,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创业就业、消费升级和乡村产业振兴,推动汕头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联合会表示,将积极响应汕头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及“工业立市 产业强市”的战略部署,着力把预制菜产业与汕头的侨乡优势、深厚的文化沉淀紧密结合,让汕头预制菜走出国门,做好预制菜产业的新时代“侨”文章。
预制菜
乘轻厨之风而来
每一餐都值得期待
预制菜是城市化和食品工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回顾历史,包括食品工业和冷链物流在内,每一次底层生态要素的改变都推动着人类的餐食制作和就餐方式发生变化。
随着城市化加剧和社会结构变迁,消费者需要在家吃饭的更优解决方案,兼顾效率、口感、安全和营养多方面需求,预制菜将成为厨房的工序简化和效率升级的发展方向。
多因素共振下 国内预制菜行业发展态势迅猛
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标准,预制菜指以一种或多种食品原辅料,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等辅料(含食品添加剂),经预选、调制、成型、包装、速冻等工艺加工而成,并在冷链条件下进行贮存、运输及销售的菜肴,是介于自行烹饪和外卖之间、食品和餐饮之间的一种正餐级的解决方案。
在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烹饪便捷性需求提升、餐饮连锁化趋势下食材标准化进程加速等多因素共振下国内预制菜行业发展态势迅猛,越来越多的品牌意识到速冻预制菜行业的大机遇,并积极布局细分赛道。据德勤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约为5,500亿元。
供需两旺 预制菜未来可期
目前家庭小型化、社会分工精细化及疫情催化推升C端消费需求崛起。预制菜在C端主要解决越来越“懒馋宅急忙”的人们“时间贵、口味刁、厨艺差”的问题,消费决策的核心考量因素为口味、性价比和便利性,核心价值在于省时、省事、好吃。
疫情期间人们的“宅生活”培养和强化了“宅经济”的消费习惯与方式。在后疫情时代,“宅经济”红利还将得到的延续。
预制菜火“出圈”,潮菜抢占先机
近年来,汕头紧抓重大“黄金机遇”,用“预制”赋能传统,让潮菜走向海外。自今年1月RCEP正式生效以来,卤鹅、牛肉丸、海鲜等汕头预制菜远销香港、泰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汕头海关已为关区企业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46份,签证金额1300余万元。
预制菜已成潮菜“新赛道”
鹅香飘四海 消费“新赛道”
今年5月成立的狮头鹅产业协会吸引多领域成员企业参与,抱团发展助推特色农产业。
目前,我市狮头鹅每年出栏量在810万只左右,相关产业年产值超40亿元。
2021年,狮头鹅预制菜顺利出海,实现出口零的突破,顺利踏上消费“新赛道”
我市预制菜企业不断引进新设备,推动狮头鹅卤制技术标准化、规范化,因需定制。
从本地田间地头到海内外餐桌,鹅香飘四海。
牛肉丸 还原筋道弹牙
要将经典的潮汕美食转化为预制菜,“还原”二字是关键。
一份正宗汕头牛肉丸,通过速冻保鲜技术,有效延长保质期,真空压缩,统一运输。
二次烹煮也不影响口感,依旧弹牙多汁,直抵味蕾。
从烹饪“小白”变潮菜大师,省时又省力。
小菜大变身成特色手信
作为“下饭杂咸”的代表,橄榄菜是汕头白糜的绝佳搭档,食之开胃、促进消化、利咽化痰。
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膳功效,使橄榄菜成为了潮汕美食的标志,也成为潮汕人送礼的必需品。
挣脱时间限制,开盖即食,预制健康。
从独特风味到特色手信,小菜大变身。
即食、即烹、即配的预制菜,成为“宅经济”市场下的新宠儿。
目前,我市规模较大的预制菜企业超30家。
今年起未来三年内,我市将谋划创建3至5个市级潮汕菜预制菜产业园,推动“潮汕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各地。
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你,也能遍尝汕头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