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郭丹)今年以来,我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六稳”“六保”中“保市场主体”各项政策措施,更好服务企业,推动市场主体健康有序发展,呈现市场主体整体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5944家,比去年同期增长15.6%。截至6月底,全市累计市场主体数量471118家,比去年底净增长3.97%。市场主体总数在全省地级市列第六,粤东西北地区第一。
今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发挥职责职能,多措并举推动市场主体健康有序发展,更好服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我市市场主体保持从去年以来较快增长的势头,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5944家。从数量占比看,上半年全市新登记的内资非私营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分别占新登记企业总量的5.33%、94.06%和0.61%,与上年全年新登记数据基本持平,私营企业数量占比逐步增加。从行业分布上看,上半年新登记企业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共新登记4456家,占新登记企业的6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2397家(占35%)、制造业998家(占14.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061家(占15.5%),主体行业集聚相对明显,与去年末情况基本相同。
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疫情发生以来,国家、省、市出台了一系列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纾困举措,持续加大减税降费的力度,尤其对个体工商户在减免税费上的优惠力度很大,助推大量创业者登记注册为个体工商户。
接下来,市市场监管局将围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继续提升行政审批效率,巩固改革成果,保持企业设立登记、刻章和税务服务三个流程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企业设立登记即来即办、立等即取,并提供新设立企业免费刻制首套印章,开办企业全流程免收费;发挥中国(汕头)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引领作用,加大对创新主体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助推技术创业创新能力提升;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强化质量技术支撑,推进营商环境综合改革,着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