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土地不撂荒,发展有希望。潮南区是汕头的农业农村大区,农村地域广、人口多,面对亟需破解的土地碎片化、荒地无人耕、种地收益低等难题,如何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有效开展撂荒地整治工作?近日,南方+汕头“潮南频道”开设【潮南“啃”荒记】专栏,记者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多个镇村开展撂荒地整治工作情况,以点带面总结“把撂荒地变为良田、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的“潮南实践”。
6月,走进潮南区司马浦镇田间地头,沃野上一片片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的农田映入眼帘,呈现出一派美丽的乡村美景。
“以前这一片片田没有这么连片、规整,都是200多户村民自己耕种自己的,比较零散不够集中,如今通过合作社统一耕种管理经营,连片绿油油的稻田看了就让人感到舒服。”站在塭美村前面洋的耕地前眺望,该村党委书记林宏展满脸笑容。
由于村民长期外出务工或“半耕种半闲置”劳作状态,塭美村部分田地长满半人高的杂草。
塭美村位于司马浦镇东片区,耕地面积601亩。据林宏展介绍,多年来,由于村民长期外出务工或“半耕种半闲置”劳作状态,该村部分田地长满半人高的杂草,“看着村里大片的荒地闲置,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就想着怎样才能统筹利用起来,在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壮大集体经济。”
去年以来,该村响应潮南区农业农村局、司马浦镇党委政府号召,积极采取土地流转、统一耕种管理等多种措施,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并推进复耕复种。村委会将农民闲置、撂荒土地连片整合起来,引入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户直接提供或引导组织农户统一接受耕、种、管、防、收等托管服务,鼓励在整村、跨村或更大区域集中连片推进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不断提升对小农户服务的覆盖率,进一步破解撂荒耕地“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难题。村党支部作为中间人两头做工作,从而打消了村民和承包方的顾虑。
去年7月中旬,潮南区坚鸿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清除杂草、平整土地、修复沟渠,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2021年7月,依托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将380亩撂荒耕地流转给当地种植大户朱肖鸿进行水稻种植。朱肖鸿是潮南区坚鸿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从承租这380亩撂荒耕地后,他组织人力机械开展撂荒地整治工作,通过清除杂草、平整土地、修复沟渠,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能满足耕种收机械化作业,2021年晚造亩产达1000斤,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有了农机助力,不仅高效便捷,而且明显降低了人工成本,合作社的推土机、钩机、中型拖拉机都用上了。”
笔者从他出示的《广东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中看到,该合作社与塭美村经联社于去年7月12日签订合同,合作期限9年,380亩耕地用于种植水稻等经济作物,每年每亩508元。朱肖鸿说,目前合作社主要种植丝苗米,品种如竹占香、美香占2号、香雪等,目前已是水稻抽穗期,长势均良好。
“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后,预计每年能够为村集体创造八九万元收入,接受托管的农户也能获得租金和劳务收益。”林宏展说。
如今,沃野上一片片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的农田映入眼帘,呈现出一派美丽的乡村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