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蓬江区以深化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为抓手,聚焦执法人员素质能力提升,通过“培训赋能+交流互鉴+考评激励+监督蓄力”的组合拳模式,推进“导师制”培训提档升级,着力锻造一支“一队多能、一岗多能”的基层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为基层法治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蓬江经验”。
针对基层执法人员经验不足、执法规范化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蓬江区创新推出“导师制”培训机制,编印培训工作手册,明确培训任务和考核要求,组建由区直部门37名执法骨干组成的导师团队,通过培训授课、案例讲解、实战带教等多元教学方式,补齐基层执法队伍“新生代”执法人员不熟办案、经验少等短板弱项。这一创新举措被列为全国省市县镇四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的试点项目。改革以来,蓬江区围绕“两法衔接”、行政裁量权适用、行政强制执行、土地执法与工程建设查处实务等执法一线重点关注的问题,开展各类培训和实践带教活动290余场,受训人数超4000人次。
今年,蓬江区统筹用好工会资源,进一步推动心理教育与执法工作深度融合,为基层执法人员开展心理健康和危机干预培训课程,提升执法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沟通、应对以及抗压能力,降低冲突升级和暴力事件发生的风险,有效增强执法人员心理韧性。
蓬江区持续深化“导师制”,注重优化培训方式方法,从初期的以基础知识为重、执法队伍参训全覆盖,向后期的以执法难点为重、执法骨干参加为主的转变。区委依法治区办切实发挥“一统筹四统一”职责,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双向交流方式,组织开展示范街区现场教学、示范镇街经验宣讲、专题交流研讨会等教学活动,推动辖区内各镇街综合执法赋能基层治理工作新模式、新思路的复制推广,共同发力推进蓬江区镇街综合执法改革迈上新台阶。
在一次经验宣讲会现场,白沙街道执法办主任分享的“五位一体噪音治理工作法”:“即调研摸排登记、普法宣传教育、现场收集证据、行为认定处理以及后续监督总结五个关键环节,核心就是执法与治理相融合。”这一经验迅速被其他镇街借鉴,提升了执法效率。
为解决基层一线执法人员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蓬江区完善综合执法考核评价机制,将参训人员随堂测试成绩、导师履职情况、执法办案质量、执法队伍“大比武”结果等与年度综合考核挂钩,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各镇街积极探索符合基层实际、具有地域特色的培训方式方法,激发内驱动力。改革以来,蓬江区代表队连续三年在江门市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大比武”活动中荣获佳绩,充分显现了基层执法队伍素质提升的关键作用。
为充分发挥行政执法监督对行政执法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监督作用,蓬江区今年正式以区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的名义开展常态化监督,创新监督力量配置模式,遴选含镇街法审人员和执法骨干、部门专职监督人员、司法所公职律师、检察官等48名专业人员组成蓬江区行政执法监督人才库,同时面向社会设立12个执法监督联系点和12名社会监督员,构建“区政府+区级部门+镇街+司法所+其他监督力量”的“4+X”基层执法监督格局。近期,蓬江区结合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迅速召集监督人才库的业务骨干进驻有关执法部门和镇街开展实地监督,瞄准“揣着问题去,带着答案回”的工作目标,探索数据监督模型,提前梳理问题核查清单,明确核查方式方法,确保监督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