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欧(江门)合作区联处中心关系服务大厅,江门人社供图。
近年来,江门市自启动省市共建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以来,先后积极开展千户企业“和谐同行”培育行动、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创新开展“镇街+园区”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在鹤山工业城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家合作区建立劳动关系联处中心(以下简称“联处中心”),形成劳动关系“预防—调解—法援—仲裁—诉讼—服务”的全周期、全链条服务模式,有力推进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提质升级。2023年,该联处中心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四部门通报表扬,获得“全国第二批百家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荣誉称号。
一、聚焦多元解纷,建设“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中欧(江门)联处中心整合了综治维稳、司法服务,融入工会职能,培育全国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样板站。建成劳动关系“一站式”服务大厅、“调裁审”对接工作室(江门地区首个)、4个独立劳动争议调解室、仲裁派出庭(兼巡回法庭和行政复议庭)、就业指导室、信访维稳指挥中心等场所,总面积扩大到了1200多平方米,做到劳动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司法行政部门选派法援律师定期值班,开展劳动争议咨询,对有需要的劳动者提供法律援助服务。自2022年6月以来,共有242人次律师为劳动者和企业提供法援服务。
二、聚焦源头治理,创新服务机制。搭建“县-镇街-工业园区(企业)”三级劳动关系保障网格管理体系,建立集体协商机制,通过开展全链条劳动关系“体检”服务等活动加大执法巡查检查,强化用工监管,常态化普法宣传,在江门范围内率先制作劳动领域宣传手册,全面摸排劳动领域风险隐患,做到减存量、控增量。2022年6月以来,共组织开展大型普法宣传8场次,走访企业普法宣传505家次。
三、聚焦改革试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
围绕全省部署开展广东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和粤港澳大湾区和谐劳动关系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江门在鹤山工业城(中欧合作区)开展“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创建工作,探索开展基层调解组织“智慧+”全覆盖行动和推广实施“构建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体系”两项改革创新试点任务。通过不断完善调解网络体系,逐步形成以鹤山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为“中枢”,以镇街调解工作站为“支点”,以企业和村居调解组织为“末梢”的调解“阵地架构”。2024年,鹤山市劳动仲裁案件同比下降4.06%,劳动争议案件调解成功率达84.95%,为江门全市最高。
聚焦效能提升,做细便民服务。为畅通维权渠道,推行协商调解与柔性执法,联处中心坚持共建共治共享,逐步形成集“劳动监察、劳动仲裁、协商调解、法律援助、就业帮扶”等便民服务于一体的劳动关系综合服务体系,总结出了“早”发现、“活”机制、“快”出击、“联”动调、“情”感系的调解“5”字诀经验,成功调处的各类纠纷案件约占鹤山全市的50%。同时,该联处中心以劳动者服务需求为导向,通过“多元解纷+一站联调+就业帮扶”有效做法,构建“全链条”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体系,精准破解劳动者在仲裁维权与再就业上的双重瓶颈,让劳动者维权、就业两不误。2022年6月以来,共接待来访群众近15000余人次,收到调解申请3399宗,调解率88.02%,推荐再就业人员273人。
通讯员:陈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