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41周(10月7日至10月13日),江门市新增报告122例登革热病例,较第40周(97例,已核减1例)增加25例,环比增加25.77%。无新增重症病例、死亡病例。
第41周新增病例均为本地病例,无境外输入病例。本地病例122例,分布在蓬江区46例,鹤山市28例,江海区19例,开平市12例,台山市8例,新会区6例,恩平市3例。
截至10月14日24时
江门市以下区域正在开展登革热疫情处置
存在登革热传播风险
请市民注意防范登革热
做好防护措施
出现症状及时就诊
鹤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提醒市民:
预防登革热
要加强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1、清理住家及周围积水,保持环境整洁。如水生植物定期换水洗瓶或改为土培,避免花盆底盘留有积水。
2、外出尽量穿浅颜色的长袖衣裳和长裤,减少皮肤暴露,在外露的皮肤上涂蚊虫驱避剂。
3、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蚊香和(或)电驱蚊器等灭蚊产品。
4、蚊虫叮咬高峰期(早上7-10点和下午4-7点)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尽量避免在树荫、草丛或其他蚊虫习惯栖息的阴暗潮湿处逗留过久。
不见面就能传染
发展严重可致死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
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
由于会剧烈疼痛
又会被称为“断骨热”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数为5~8天。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都具有传染性。
还有一部分人感染登革病毒后并不发病,但病毒在人的血液中存在,同样能通过伊蚊将病毒传给其他人。除了登革热,蚊子叮咬传播的疾病还有乙脑、疟疾、黄热病、丝虫病、寨卡病毒病和基孔肯雅热等。
对于感染登革热病人来说,尽早识别尤为重要,因为这病初期,太容易和感冒搞混了。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是“高热三痛三红”+皮疹。
高热:突发高烧(40°C以上);
三痛: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
三红:面红、颈红、胸红;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如果过去两周曾在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逗留,或自己生活与活动的社区、街道、甚至城市范围内有登革热发生,在加上出现上述症状,则考虑自己有感染登革热的可能。
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尤其是住在
蚊子“黑点”附近的小伙伴
要多加小心!
如出现相应不适症状请及时就医
并同时向社区报告
避免蚊虫叮咬是预防关键
目前登革热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的重点是控制疼痛、及时补液、预防出血,并尽早防蚊隔离。
如不小心感染了登革病毒,也不用过于惊慌。登革热患者一般预后较好,经及时治疗后,基本可以康复,但也有少数重症病例死亡的报道,请大家务必科学防范。
如果近期有国外和省外工作或旅游史也主动告知医生,配合开展登革热相关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