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鹤山“龙”非遗 恭贺龙新年 | 火龙献瑞之圣堂香火龙)
值此龙年新春佳节
鹤山市文化馆非遗中心特推出
“鹤山‘龙’非遗 恭贺龙新年”贺年海报
祝全市人民龙年大吉!万事胜意!
鹤山非遗知多点
圣堂香火龙习俗
2017年入选鹤山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传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
鹤山市中部有一座海拔六百多米的昆仑山,整个雅瑶镇均在昆仑山以东,全镇几乎村村都有火龙,当地人统称为大昆东火龙。各村大多在中秋、国庆期间举行舞龙活动,其中圣堂坊的香火龙独具特色,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明转型的一个典范。
圣堂坊很早就有舞香火龙的习俗,在新中国成立后停止,直到2008年复办。当地人适应时代需求,不再按农历排期,而是改在公历10月1日、2日“国庆”假期举行,让大家每年都有充裕时间参与庆祝。
圣堂坊香火龙的最大特色是舞龙之前要烧关塔。关塔,又称番塔、瓦塔,是用规格相同的红砖砌成类似单筒烟囱的形状,以作烧柴草、放鞭炮和烟花之用。中秋烧关塔的习俗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等地都有,相传与大宋军民的抗元斗争有关。靖康之难后,宋室南渡,中原遗民大量迁往南方,大家相约于中秋起事,以烧瓦塔为信,其作用类似于烽火台。后来大宋虽然灭亡,烧关塔却作为民间习俗保留了下来,寄寓百姓对兴旺红火、吉祥如意生活的美好追求。
▲烧关塔
圣堂坊前有一个小广场,关塔就搭建在广场左上角,高约三米,下粗上细,砖与砖之间错落有致地留着空隙,方便烧火时透气透光。村民们先将干柴草塞入塔中燃烧。熊熊的火光从空隙中和塔顶上透出来,象征日子红红火火。村民们受到吸引,纷纷围聚到广场上,把可以助长火势的粗盐,以及鞭炮、烟花等用力抛向塔中。冲天的烟花和响亮的鞭炮声把隔壁村的村民和过路的行人都招引过来,大家都参与到烧关塔的活动中,气氛越来越热烈。
火龙是白天扎制好的,分为龙头、龙身和龙尾三部分。龙头高约3米,用粗如儿臂的竹竿扎成倒三角形。然后在靠近下方尖角的位置扎两道平行的弧形横杠,外面包上宽大厚重的蕉叶,在插满点燃的香以后,这个造型远看就是火龙方而阔的大嘴,十分有生气。在横杠上方左右对称的位置,以及横杠下方正中,插三大把捆好的香,这就是火龙的双眼和鼻子了。整个龙头的竹竿上都包有蕉叶,方便插香。龙身长约五六十米,每1.5米为一节,以粗铁丝为龙筋,每两节之间用麻绳连接,这样舞动起来既稳固又灵活,体现出劳动人民的智慧。龙尾以粗竹竿为主材,扎成三叉形状,很像鱼尾巴,长度约3米左右。
当烧关塔接近尾声的时候,村民们也差不多聚齐了。九点左右,舞火龙正式开始。第一步是“起龙”仪式。大家涌到广场上,手持事先定制的线型龙香,到指定地点点燃后,分别插到龙头、龙身和龙尾上。为了方便插入蕉叶、藤条之中,每根龙香的竹芯尾部都是削尖的。
龙头是整条火龙的精髓,村民们推举出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在龙头插上第一炷香,之后其他人可以自由插香。密密麻麻插满龙香的龙头,在暗夜中形神毕肖,舞动起来虎虎生威。眼睛上的香,通常是明火,有时也在顶端燃两根红烛,远远望去,龙眼炯炯有神。两只龙角之间,扎上红绸大花,很是喜庆。由于龙头大而重,需要十余个青壮年劳力,手持固定在龙头背面的竹竿,方能舞动起来,龙尾比龙头稍轻,也至少需要五六个青壮年操纵。第一天晚上的龙身一般是33节,到第二天增加为38节,寓意福寿绵长。
▲插头香
龙身全部舞动起来后,就开始巡游了。火龙从奕兰书室门前的广场出发,游遍所有村道,环绕村后的乌紫山一周,最后回到广场。在巡游中,若干服装统一的儿童手持内有灯泡的红色鱼灯,在前面开路。随后是三个大龙珠逗引火龙前行。龙珠以一束束的线香插制而成,外形像一把伞的骨架,下方手持的竹竿有如伞柄。待龙香全部点燃后,三个小伙子在头顶、身侧乃至环绕周身用力一圈圈甩动龙珠。在秋夜的微风中,龙香燃烧很充分,龙珠就特别显眼,十分美观。在鱼灯和龙珠的带领下,巨大的火龙开始摇头摆尾地游走。龙头忽左忽右;龙身上下翻飞,偶尔有几节撞击到地面,溅起满地火花,格外好看;龙尾则上下左右摇摆,甚至360度旋转,很有力量之美。当巡游来到广场侧面的池塘边时,岸上一条火龙,水中一条火龙,互相辉映,令人顿生蛟龙腾跃出水的错觉,蔚为壮观。
活动连续举行两晚。第二晚重新垒关塔,插香,巡游。到第二天盘龙完成后,村民们抬着龙头和龙尾,放进广场边的小池塘里,叫做“放龙入海”。据许慎《说文》,“龙”的习性是“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可见这项仪式是有依据的。
圣堂坊的火龙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舞龙不舞狮,附近其他村举行醒狮巡游时经过圣堂坊地界也会暂停下来。
圣堂坊祖辈传下来的舞火龙习俗,既代表着村民们祈求风调雨顺、幸福安康的美好愿望,也代表着团结和睦、包容进取的新农村精神,同时还能起到强身健体、丰富娱乐文化生活的作用,体现出传统文化向现代文明转型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