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会3.3】想寻找千年古郡的独特魅力?给你推荐3个文化荟萃之地)
听说最近“我心中的江门3.3”很火
这不,新会版的江门3.3精彩之旅也来啦
今天,我们的话题是
#新会三个文化荟萃之地#
文化,蕴藏着我们对天地自然、世间万物的体验和认知,沉积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与智慧。
新会作为千年古郡
有数不清,道不尽的文化资源
一个会堂、一个公园、一个戏台
都足以展现她的独特魅力
请跟随小编的脚步
一起打卡新会人心中
3个文化“白月光”吧
新会人民会堂
这里是周恩来总理1958年视察新会时发表重要讲话的会址,同时也是知名电视剧《狂飙》剧中人物安欣领奖的“京海市人民会堂”,更是新会老大小朋友心中难以忘怀的文化殿堂。
新会人民会堂又名人民礼堂
建于1956年
坐北向南,平面为长方形
通面宽50米,通进深85米
建筑占地面积4250平方米
二层通高20米
门廊立有7根高大方柱
上部匾额“新会人民会堂”
门前有月台,两侧立有石狮
会堂前部为高大的门廊
中部为座位区
后部为舞台、更衣室、休息室等
是地方会堂式建筑的代表
为新会重要的政治活动场所
2010年9月,江门市人民政府
公布其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个看起来庄严的地方,对新会很多人而言都是一个“童年的回忆”,孩童嬉闹声、大妈舞曲声在这里交相呼应,称其为“最接地气的”人民会堂,一点也不为过。春节期间,新会人民会堂周边还增添了不少节日气氛装饰。
龙年春节期间
人民会堂更有一系列的特色过年活动
邀您一起high翻天!
盆趣园
盆趣园是位于新会老城区繁华地段的一处小园林,建于20世纪50年代,距今已有70多年历史,是一座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精品庭院。
这里一直是新会
文人墨客、园林爱好者的聚集地
园中一隅,绿茵叠翠
闲庭信步其间
体会藏在城市森林里
建筑群落里的别样景致
日暮晨昏,鲜氧扑面
鸟吟时时萦绕,无尽逗趣
漫步于园内
有亭台楼榭,花鸟鱼虫,长廊幽窗
处处体现出岭南园林的雅致风情
不失为一处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特别适合汉服爱好者打卡
石戏台
在新会会城街道凌东社区平安路,有一座明代石戏台,它有400多年历史,比起粤剧发祥地佛山祖庙万福台(建于清代)还要早得多,可见新会粤剧文化源远流长。新会石戏台历尽沧桑,在2010年重修后焕发着新的青春,成为了新会粤剧曲艺演出的标志及符号。
踏上平安路的石板路,小编感觉整个世界都慢了下来。道路两边,民国骑楼的屋檐下,几位老人闲坐在暖暖的阳光下闭目养神,没有吆喝的嘈杂,没有音响的喧嚣。走着走着,两边的屋宇突然退开,古意氤氲的石戏台端坐眼前,那些隐匿在飞檐翘脚、瓦楞墙缝里的旧日痕迹扑面而来。
走近石戏台,很容易被它吸引,它仍然保存着高贵而不俗的气质:亭阁式重檐歇山顶,台前四条花岗岩圆石柱与木横梁衔接,檐下与横梁间施雕花木华板,戏台屋顶为歇山顶式,顶部拱形,一斗三升斗拱。隔板正中的上部雕刻福禄寿三星,台上屏风金漆木雕刀工洗练,技艺娴熟,笔法粗犷。
400多年前的石戏台,曾经是会城的中心位置。根据明万历《新会县志》卷二“风俗”条记:“昔云城中尚杂剧,今而乡则盛矣。到明朝,戏剧演出不分上中下户……”可以想象,作为曾经重要的演艺场所,石戏台承担起当时新会文化中心的角色。
如今,看到石戏台的一砖一瓦,似乎又听到了铿锵有力的锣鼓,绕梁三尺的行腔,缠绵悱恻的歌声……让人欲罢不能,有关于戏曲的一幕幕尽在眼前展现。
春节期间
石戏台一如既往“好戏连连”
各位街坊朋友
千万别错过啦!
春节来新会,来年啥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