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繁育新会柑良种,赋能新会陈皮产业高质量发展)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现代农业产业的根基。新会区持续加强道地新会陈皮资源保护,强化新会柑良种保护与选育,扩建无病苗木繁育基地,促进种苗质优高产,通过繁育良种赋能新会陈皮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位于石涧的新会(柑)陈皮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苗木繁育中心,一棵棵新会柑无病苗木在封闭的大棚里茁壮成长。该中心在2018年建成,集苗木繁育、科研示范、技术推广为一体,大力开展优质新会柑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加强道地新会陈皮资源保护。该中心原本建有9个面积约1.3万平方米的高标准钢架防虫大棚,每年可培育茶枝柑无病容器苗50万株以上,今年,该中心进行扩建,进一步提升培育新会柑无病苗木的产能。
新会(柑)陈皮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苗木繁育中心主任黄宏健:“今年扩建了4000平方米的网式大棚,扩大了无病采穗圃的建设,又种了200棵左右的无病苗木母树。”
农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当前,该中心广泛搜集各乡镇的优良品系,大力保留新会柑种质的多样性,繁殖优良品种的无病苗木。
新会(柑)陈皮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苗木繁育中心主任黄宏健:“种质资源收集要有多样性、目标性,在种苗源头方面,如果能找到对黄龙病、溃疡病有先天抗性的优良单株,相信会对整个陈皮产业的发展起到增强信心和保障质量的作用。”
目前,该中心已收集和保存大种油身、细种油身、大蒂、高笃和短枝密叶5个品系99份以及类野生种源8份,还利用杂交、诱变等方法,提纯复壮新会柑道地品种。
接下来,该中心将继续加强硬件建设,持续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工作,选取更加优质的单株,繁育更多无病新会柑苗,助力新会陈皮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会(柑)陈皮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苗木繁育中心主任黄宏健:“健康的种苗是产业发展好的前提。我们希望通过扩大硬件设施,将产能提高到100万株脱毒苗目标,让优质的无病苗木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并进一步规范化大田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