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狂飙》续曲——江门市地理标志商标产品出圈啦!)
高启强:“风浪越大,鱼越贵!”
“京海”有什么好吃的鱼?强哥告诉你!当然是皮薄肉嫩,丰腴肥美的台山鳗鱼。这可是“京海”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的产品!
在“京海”有一批区域特色品牌的地理标志产品,不仅品质上佳,更能融入生活方方面面。不信?让小编带您看看↓↓↓
↓《狂飙》剧中每每谈话对峙就少不了“围炉煮茶”的场面↓
泰叔:“陈皮不错!”
被泰叔称赞过的陈皮泡茶,可是由新会柑制作而成的。
爱喝早茶的强哥席面上还能选择滋味醇厚,回甘生津的大沙天露茶。
强哥和安欣一起吃煲仔饭,这米可能是口感香甜,软滑不腻的台山大米。
高启盛给回家的妹妹煲了汤,用的或许是肉质坚实,清甜爽脆的开平潭碧冬瓜。
“等等!原来《狂飙》剧集中出现过这么多地域特色产品!”
“不仅如此,这些地域特色产品全都来自同一个地方——《狂飙》拍摄地广东江门!江门环境优美土地肥沃农产品丰硕,上述的这些产品,可都是江门当地获得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或注册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农产品、水产品!”
跟随《狂飙》,走进乡味江门!看看有哪些地域特色产品!
↓江门地域特色产品一览↓
蓬江杜阮凉瓜
新会陈皮
新会柑
台山鳗鱼
台山大米
开平潭碧冬瓜
开平大沙天露茶
恩平簕菜
培育地理标志商标 带动地方品牌效应
《狂飙》带着江门狂飙出圈,江门市地理标志商标产品也要狂飙,在各级党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全力扶持下江门市新会区获批成为广东省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除此之外,市监君还在继续努力中。今天就让市监君跟您说一下,市场监管部门在地理标志产品,发展中做的那些事……
一直以来,江门市高度重视地理标志产业发展工作,坚持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为抓手,持续推动“新会陈皮”等地方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引导企业申请地理标志专用标志。2022年,组织3批次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申请,累计获核准在“新会陈皮”“新会柑”“台山大米”产品上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企业达406家,用标企业数量位居全省首位。国家局、省局、省地标协会先后多次前来我市调研地理标志相关工作,对我市地标工作予以充分肯定。我市吴晓晖市长受邀在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暨国际地理标志产品交易博览会主论坛上就地理标志保护主题作主旨演讲。
协同发力,强化地理标志保护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分管市领导多次召集新会区政府、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新会陈皮行业协会等相关单位召开新会陈皮产业发展座谈会及新会陈皮打假督导座谈会,就如何加强地理标志执法保护、完善地理标志管理、陈皮溯源、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部署工作。出台了《新会柑、新会陈皮保护和整治工作方案》,组织地理标志专项执法行动和提升网络交易市场监测频率,查处标签标识不规范、商标侵权、擅自使用地理标志、虚假宣传新会陈皮及衍生品等违法行为。2022年以来,共监测辖区内各类电子平台店铺4422家次,受理涉及新会陈皮的投诉举报39宗,立案查处案件17宗,其中未经核准擅自在产品上使用地理标志保护专用标志2宗;另向外地监管部门移送网络违法违规线索8条。争取省市场监管局支持,推出“护航-2023”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由省局牵头在全省范围内统一开展保护行动。
科技赋能,强化地理标志管理
为进一步强化信息数据技术支撑,提升服务和监管效能,全面升级现有的“新会地理标志服务管理平台”系统,同时拓展线上服务功能,于2022年3月3日正式上线“新会地理标志服务管理平台”微信小程序,实现地标业务“指尖办”“掌上办”,通过“PC端+移动端”两端发力,全面强化地理标志管理。目前,该平台印刷新版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量已累计超953万个。
广泛宣传,扩大品牌影响力
举办新会陈皮国际保护和国际市场拓展宣贯会,促进企业在“新会陈皮”等地理标志上规范使用,提升企业对“新会陈皮”等地理标志品牌保护能力和意识,促进新会陈皮品牌发展。综合运用社交媒体、短视频等媒体媒介,利用新会电台普法速递节目,开展“4.26”知识产权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开展地理标志线上法律知识竞赛,构建知识产权宣传矩阵,进一步增强会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营造浓厚知识产权保护文化氛围。加强“杜阮凉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建设与保护调研,指导杜阮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申请“杜阮凉瓜”包装盒外观专利,并成功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为“杜阮凉瓜”包装穿上高定,提高品牌辨识度。
供稿:市市场监管局综合规划科、知识产权保护与广告科、知识产权促进科
编辑: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