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追逐,是军人的脚步
穿越酷暑,是军人的气度
以激情的热血点燃了孤独
以顽强的意志穿过黑夜迎来日出
他们用生命捍卫祖国
他们用青春守卫边关
他们把热血献给国家
他们把真诚服务民众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在“八一”建军节的今天
我们一起走进鹤山法院军转干部的内心
倾听他们对军旅生涯
以及法院工作经历的真实感受
冯沃玲
原鹤山法院民三庭庭长
军龄:16年
忆当年,我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怀着理想、信念、抱负和希望,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开启了自己人生的重大转折。那时,青春年少,意气风发,血气方刚,满腔热情。在那艰苦的岁月里,我们驻守在祖国南疆边陲小镇,见证并参与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用自己的青春和行动,诠释着军人这个特殊职业的性质,为保卫祖国南疆作出了贡献。十六年的军旅生涯,把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我心感自豪。同时,党和军队也造就了我,教育和培养我成长、进步,我在部队入了党,提了干,把我从一名年幼无知的小青年,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我感谢党,感谢军队。
右二为冯沃玲
一九九三年,我们转业了,在每年的八一建军节,我想念部队的生活,怀念与我一起战斗过的战友,愿我的战友在各自的家乡,生活美满,身体健康。我转业到鹤山法院工作,我把从部队锻炼出来的毅力和意志,把部队的优良传统带到自己的工作中来。在法院的工作中,我从零学起,从零做起,勤奋学习是我在工作中取得成绩的关键。我坚持党的领导,服从党组的安排,通过不断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为人民服务。
至今我已退休四年了,但我仍牢记党的宗旨,不忘初心使命,不忘部队的优良传统,继续努力学习党的先进理念,为国家建设发挥余热。
黄炳华
原鹤山法院监察科科长
军龄:4年
1978年12月,我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在历经高强度训练后,作为先头部队跨过国境线,参与对越自卫反击战,至1979年凯旋归国,参战期间表现突出,荣立三等战功。
在历经战火洗礼和部队锻炼之后,1983年复员回乡积极参加地方建设,在当地村委会任村委会干部,带领当地民兵开展治保工作,于1985年根据上级指示组建鹤山县首个村级治安巡逻队,进一步提高治安管理水平,因工作效果良好,受到了鹤山县政法委的认可,并向全县推广治安巡逻模式经验。
二排左一为黄炳华
多年的军旅生涯让我练就了不怕累、肯吃苦的坚韧意志和不畏黑恶、追求正义的坚定信念。1988年经招录进入鹤山县法院工作,经历了从基层到机关、从书记员到中层领导的工作成长历程,经历了改革开放的社会巨变中,见证中国法治体系的不断完善,在法院工作30年,始终坚守军人本色,将部队的优良作风发挥在日常的工作中,积极践行法律工作者的誓言,为社会的公平正义贡献自己一分力量。
本人虽已退休,但4年的军旅生涯和31年的法院工作经历是我人生最宝贵的经历。离岗不离心,退休不褪色,进入新的退休生活后,我会继续在生活中保持军人作风,一如既往关心支持法院事业,为法院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蒋晓伟
鹤山法院民庭法官助理
军龄:18年
读研时期
2003年我考入有着“军中清华”之称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当年就在军校的操场上接受了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的检阅。从此开始了18年的军旅生涯,在基层与战士们一起摸爬滚打,读研时与军事教员们一起研究课题,三次前往非洲执行维和任务,我以自身工作实际,履行着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历史使命,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利益和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贡献力量。
维和时与MI-26机长合影
现在我从军队转业到鹤山法院,虽然岗位有了转变,但是维护国家利益、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没有变,在新的岗位上,要依然保持军队的优良传统,做到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坚定政治信念、对党忠诚老实、勇于责任担当,发扬部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退伍老兵的良好精神风貌。
作为法院先锋队员冲锋在抗疫第一线
今后,我将继续发挥军人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岗位上将不断锤炼自己、砥砺自己、提高自己,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干干净净为政,切实履行好职责,努力奋进新征程、立足岗位建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