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口镇坚持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强化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为抓手,积极构建党组织牵引、村(居)协同、单位响应、群众参与的治理机制,推动基层治理由“一元管理”向“多元治理”有效转变,实现党组织核心化、资源利用最大化、基层治理精细化,让群众生活更感幸福。
科学精准划分,厚植服务功能
以区域化为基础,根据地理位置、人口结构、工作基础、群众意愿等实际情况,龙口镇16个村(居)共划分为20个网格,使基层治理单元由“粗放”转向“精细”。
着眼“怎么抓”,通过完善“支部建在网格上”的组织设置模式,建立了以村级党组织书记或片区党支部书记为网格党支部书记兼任网格长,以驻村工作队、村(居)党员、村(居)民代表为骨干,设立专职网格员,优化结构,初步形成支部覆盖、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局面。
着眼“怎么融”,强化资源的统一整合和有效分配,将党建、综治、疫情防控、应急、公安、民政、司法行政、金融等涉及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的相关部门通过驻村联系的方式纳入网格,实现“多元合一、一员多用”。
着眼“如何做”,在每个网格都成立自己的工作服务队、志愿服务队和青年突击队,针对“平时服务”和“应急服务”,突出民情工作的收集、分析、处理、反馈、解决工作法,促进民情在一线掌握、民困在一线解决、民忧在一线化解、民心在一线凝聚。
(龙口镇召开疫情防控网格化会议)
(网格党支部定期召开研讨会,掌握一线民情)
(各网格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基层讨论制定疫情防控网格化方案)
强化管理机制,主动为民服务
管理是服务的基础,管理水平决定着服务的质量。龙口镇从建立和健全网格工作机制入手,形成了驻村领导牵头抓、网格长具体统、网格员勤反馈、村(居)落实办的“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机制,通过每日巡查反馈、每周工作研判会、不定期主题活动等方式,主动服务为民。此外,定期加强对网格员和服务团队的业务知识培训,不断强化网格服务力。
坚持以服务为导向,压实责任,充分发挥网格员群众熟、地域熟、情况熟的优势,通过全镇200多名专兼职网格员主动实地走访、微信联系、电话沟通、小公园科普等方式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安全防范、疫情防控、解决群众矛盾等工作,带动群众参与全镇的中心工作,形成较好的干群合作氛围。当遇到复杂的矛盾时,由网格党支部书记牵头,把涉及的综治、司法等相关职能部门、村(居)党支部、志愿者和矛盾双方等代表聚在一起,进行集体调解。尤其是村民土地纠纷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农村矛盾纠纷的重点和难点领域。通过网格主动调解、评理和说服,力争把纠纷解决在网格内,把矛盾处理在网格内。如青文村一住户投诉邻居侵占其土地,青文村网格多次组织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实地调查,现场调解,客观评理,勒令督促,使涉土案件得到有效化解。
(网格小组入户了解情况)
科学精准划分,厚植服务功能
网格运转的关键在资源是否高度整合。龙口镇充分挖掘辖内的各种资源,深化“双服务、双报到”工作,引导和推动非公企业、社会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当地党员群众等,以公益创投、志愿服务、开展文娱活动等为重要载体,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撂荒地整治、应急、防火防溺等工作,凝聚各方力量下沉一线,更好地服务为民。如在推进疫情防控工作上,按照网格分工,全镇各级党员干部下沉网格一线进行“敲门行动” “地毯式”入户宣传和发动,及时解答疑惑,消除顾虑。通过“疫苗上门”“爱心大巴”等多措并举,疫苗接种率大幅提升,提前一个月完成60岁及以上人群90%的接种任务,目前第一针接种率达97.66%,为本土抗疫筑牢了坚实的屏障。
今年以来,依托更加主动和精准的网格化管理,深化拓展,通过“网格长+网格员+党员义工”入户调查的方式,积极发挥各方作用凝聚起强大合力,为辖区内低保户、特困户、贫困儿童、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更加贴心、高效的服务。如三凤村一精神残障单亲家庭,拒绝与社会沟通,民政帮扶工作难以开展,甚至影响其11岁女儿的正常上学。房屋多处损坏,家中杂物成堆,臭气熏天,居住环境极其恶劣。该网格党支部牵头,多次组织和联动民政、学校、派出所、妇联、三凤村委会等单位协调,找出突破口,解决房屋翻修、家电购置、把精神病人送至江门三院治疗、女孩上学等问题,同时成功申请低保,保证生活来源。由介入到解决,不到一个月,整个家焕然一新。
(统筹资源协助三凤村个案,解决案主需求)
据了解,截至目前,重点围绕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20个网格共梳理出解决了民生实事、好事70多件,完成微心愿18个,进一步提升了村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