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宁铁骑,是明末三大精锐部队之一,也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常胜军团。“关”为山海关,“宁”指宁远。“关宁铁骑”,即指关宁军里身披铠甲、抵御后金侵犯、防守于最前线的骑兵。
关宁铁骑在古画中的概述图1
关宁铁骑在古画中的概述图2
问题一:强悍的大明关宁铁骑新军,是由什么人建立的呢?
明朝末年,由于后金频繁的军事入侵威胁,当时的辽东地区,除了有汉人居住外,还有许多逃难至此的辽民,后金军常在这土地上肆意掳掠,于是袁崇焕给朝廷上书,提出“以辽土养辽人,以辽人守辽土”的构想。
兴城古城(宁远古城原址)
《辽东志》记载,“辽人性悍善骑射,人性淳实,务农桑,粗习文化,有中国之风”。白山黑水是猛士诞生的地方,既然后金的满洲兵如此骁勇,袁崇焕认为他也可以征调辽东的百姓入伍,叱咤风云的辽人将领祖大寿也在其中。
明制关宁铁骑铁甲(复原)
问题二:关宁铁骑真的那么神奇吗?
据《满族崛起与明清兴亡》资料,袁崇焕构筑的关宁锦防线时对欧洲的筑城学、炮兵学有所借鉴,坚守“凭坚城、用大炮”对阵后金军队以楯车、死兵在前的阵容。
明制关宁铁骑布面甲(复原)1
明制关宁铁骑布面甲(复原)2
关宁铁骑自成立以后就面对着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完成的问题 。公元1627年皇太极上位,他率军攻打锦州城,袁崇焕随即授意满桂和祖大寿率领关宁铁骑前去支援,抵达锦州城后的祖大寿先是命人用大炮轰击满洲八旗,接着直接打开城门,区区一万多人的骑兵从中杀出,关宁铁骑个个身披盔甲,或用弓箭、或手持腰刀铁锏、或持三眼火铳,杀得八旗军一个个措手不及……皇太极从未想过,一向以防守为主的明军此时居然敢直接迎战 ,不堪重负的皇太极只好撤回盛京,此次宁锦之战令关宁铁骑名声大噪。
宁锦战败两年之后,皇太极仍不甘心,借道蒙古,直接率军入中原直抵北京城,袁崇焕听闻军情后大为惊恐,赶紧率领铁骑入关回援,关宁铁骑在广渠门直面清军,再一次战胜清军。《满文老档》:“汗恻然泪下,聚集之大小国民,俱堕泪”,这里的“汗”指的是皇太极本人,关宁铁骑硬生生地将这个威武的汉子给打哭了……
来源:东莞市袁崇焕纪念园